2024-09-18 18:41:21 | 拔尖网
古代科举考试录取情况录取率为6%。
一、科举制度的概念
唐朝科举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
宋朝科举有进士、明经科目,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熙宁兴学 ) 。明清科举改为八股文。
科举制度的主要科试都是定期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
科举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礼部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省试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拔尖网
二、考试科目
各朝科举科目都在不断变化。唐朝科举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等等。
宋朝王安石变法将科举改为只设进士一科。元、明、清时期的科举也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时务策(策问)、墨义、口试、贴经、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考试形式
一、墨义
墨义即笔答,考官根据经文出题,考生笔答该句经文的前人注疏或上下文。有时采取口答的形式,就称为口义。
二、帖经
帖经,就是考官任取经典中某一段,用纸条贴盖其中数字或数句,令考生背出来,类似现代填空考试的办法。
三、策问(时务策)
考官就当前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书面作答。唐科举各项中,明经科取士最多。但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
唐朝初期的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设计解决办法。
四、诗赋
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进士科加试帖经若干条和杂文二首,至此,进士科形成了杂文、帖经、策问三场考试制。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测试文学才华。唐玄宗开元年间,杂文二首便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古时候的科举有多难?秀才和举人、进士分别有多难?的相关内容。
科举是我国古代一项影响深远的选拔官员制度,自隋朝创立一直持续到清末,历时千年,通过科举制为历朝历代选拔出了无数人才。但科举之路艰险难走,能走到顶点成为状元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强如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都是科举出身,建功立业,都却都没能走到最后。
在中学时课文里有一篇文章叫做《范进中举》,说的就是一个叫范进的人,54岁终于考中了举人,大喜之下,居然发疯了。可见中举对当时人的冲击力有多大,可以说是一步登天。这个故事虽然辛辣的嘲笑了科举制,但也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艰难:范进中举疯了是正常的,不疯才奇怪!
现在经常有人感慨,高考太残酷了,一分之差几万人,可能由于差一分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可是,要制度科举的残酷性和难度,就不会这么觉得了,科举的难度,是高考的百倍千倍以上!
就拿范进中举的时代背景清朝来说,沿用明朝科举方式,科举路线是“秀才——举人——进士——庶吉士”,庶吉士是人数最少的群体,在考中进士中的人选择最优秀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是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杨亭和、张居正、曾国藩、蔡元培等人,都曾经出任过庶吉士。
网上曾经有人认为是秀才对应小学文凭,举人对应大学文凭,进士对应名牌大学文凭。并因此认为科举其实并不难,秀才很简单,举人难度也不大,进士虽然有点难度,但是以自己的智商,熬熬夜也能通关的。基于这样的判断,就得出一个结论:古人的知识水平太低了,我们现代人太牛了。
有了这样的结论,就开始指点江山了,只能考到秀才的人是穷酸秀才,只能考上举人是只会死读八股,狗屁不通;考上进士的就更都是书呆子了。殊不知,最大的愚昧就是无知,无知者无畏,之所以敢评论当年的秀才、举人乃至进士都是死读八股、封建卫道士,完全就是幼稚!
科举的难度真正是什么?既然用学历换算,那么应该是考中秀才的难度大概相当于现代考上比较优秀的一本大学,也就是985/211的院校难度!考中举人的难度大概相当于现代考上清华北大,也就是中国的TOP2!考中进士的难度大概相当于了牛津剑桥,也就是世界TOP10!
这么一比,就知道科举到底好考不好考了。有人觉得不服气,明明是小学、大学的难度,哪有那么难?那么,用数据来对比一下,就能更清楚的看出来了。
科举的第一步是秀才,秀才考试每三年举行两次,人口多的大县有录取名额有三四十个,中县二三十个,小县十余个。也就是说,要在全县规模的考试中,考到前30名!换算到今天,考入全县前30名的,不就是985/211的重点大学水平吗?而且只要考中了秀才,就可以享受免除税役、见官不跪、过堂不刑的特权了!这是小学文凭就能拥有的资本吗?
科举的第二步是举人,选拔举人的考试叫乡试。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在八月举行,因时逢秋季,故称“秋闱”。各地的秀才集中在省会的贡院中考试,但不是所有的秀才都有资格应试,必须在各州、县学政举办的科考中名列第一、二、三等者才有资格参加。
也就是说,考举人是三年一次,不是现在高考一年一次,其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更可怕的是举人考试的录取率,天子脚下的直隶一次只录取120人,江浙等大省也录取120人,至于偏远的云贵小省,每科只录取三四十人。也就是说,高考大省每三年只要前120名,小省每三年只要40人!这个录取比例,其实比现在考清华、北大还要低!据清朝统计,入关后共开科112次,录取总人数152100人,平均下来,三年一次,一次只录取1358人。从这里看 ,范进考了一辈子,能中举人,高兴的发疯也并不丢人!
中了举人,就可以去吏部注册,成为候补官员了,只要出空缺,就可以摇身一变,身为县太爷!当然不愿意等着排号补缺,中举后也可以去当高官的幕僚,其中最佼佼者就是左宗棠!
科举第三步,也就是进士。会试照例在乡试举行过后的第二年三月举行,由礼部主持,通称“春闱”。这是科举考试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录取率也最低,因为历年来各届会试中未中的举人,都可以一同应试。也就是说,你的对手不仅仅是“应届生”,也不光是“复读生”,而是历代复读生,这些复读生可能是30年前的落榜者!同样,清朝开科112次,录取进士人数26849人,平均下来,三年一次录取230人。这个录取难度,平均一年只要全国最顶尖的那80 个人,这是什么水平,就是世界一流大学TOP10的录取难度!
所以说,能考上进士的,绝不是芸芸众生能做到,一定是出类拔萃的人才!这才是中国古代对读书人推崇的原因!清末60年一共录取了6700名进士,而这阶段的人口是多少呢?4亿!进士的录取率是百万分之十七!
以上就是拔尖网整理的古代状元录取比例 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拔尖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古代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平a古代的状元和现代的清华北大生都是在应试教育体系下的佼佼者。在难度对比上,状元的选拔无疑更为严苛,毕竟只有一个状元名额,而清华北大的录取人数相对较多,并且存在各种加分项目。然而,古代也存在一些状元的产生较为容易的情况,他们或许因为与权贵有良好的关系而受益,例如宋朝蔡京时期的某位状元,被描述为“龌龊小人”,依赖蔡京关系而得中状元的霍端友。现代要进入清华北大,关系网络同
2017高考状元事迹_2017高考状元事迹有哪些2017高考状元事迹一谢畅者,不知何许人氏也,上谢下畅,不详其字,因其牛逼,人称“畅哥”。畅哥就是个BUG,万能的畅哥永远稳居年级第一宝座,无人撼动,在畅哥面前,学霸这个词显得是多么的无力。畅哥进校,毋庸置疑是第一,第一次月考后,畅哥所有科目除物理意外丢分外,均获年级第一佳绩。之后畅哥屡创神话,为大家塑造了学神的形象,被无数
甘肃高考状元都有谁1.1999年,甘肃省文科状元是张瑞彩,来自白银公司二中,就读于北京大学。理科状元是颉伟,来自靖远矿务局一中,就读于北京大学。2.2000年,甘肃省文科状元是郭洋,来自会宁一中,高考分数607分,就读于北京大学。理科状元是袁博,来自兰炼一中,就读于北京大学。3.2001年,甘肃省文科状元是于哲,来自酒钢三中,高考分数638分。理科状元是张明远,来自兰州一核誉中,高考
2011高考理科状元安徽是谁?安庆一中705分(含加分10分,且已保送不参加排名)蚌埠二中699分(含加分5分)淮南二中698分(卷面分,但他是复读生)浮山中学697分(卷面分,且是应届生),其实他才是最棒的!他才是今年安徽理科状元!他的名字叫吴海涛。淮南二中黄群698分,他是复读生,不能和应届生比吧。浮山中学应届生吴海涛697分应该是实至名归的状元,毕业班级309,班主任是
永城的高考状元多少分2018年,薛湖矿职工邱倩的女儿邱烁涵以678分的成绩成为永城理科高考状元。邱烁涵出生在永城市高庄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妈妈体弱多病,常年在家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爷爷,父亲邱倩是薛湖矿一名普通职工,家中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妹妹即将升入初三,弟弟还在上小学。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五亩薄田和爸爸的工资,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邱烁涵同大多数零零后的孩子一样,活泼开朗,
广西高考状元是谁?今年广西高考状元是谁如下:2023年广西高考文科状元公布,来自南宁二中;理科状元来自桂林国龙、北海民附。桂林国龙裸分712,北海民附中712是加分,而高考成绩按总分算(成绩分+全国加分),所以他们两个都是状元。有部分网友认为裸分与加分712分应以裸分是状元,成绩分的状元是名副其实的知识。1、广西省2022年高考状元名单及资料高考理科状元:
江苏省2023高考状元是谁江苏省2023高考状元分别是李彤、郑智豪以及苗一览。据官方公布,江苏省2023年高考文科状元已经产生。她是来自无锡市天一中学的李彤,一位女生。她凭借出色的总分702分,她成为了今年江苏省高考文科状元,成为整个考试中的一大亮点。江苏省2023年高考理科状元的头衔被两位学生同时获得,一位是来自淮阴中学的郑智豪,另一位则是宿迁中学的苗一览,他们两人的分数
舞状元的舞蹈升学率怎么样?北京舞状元舞蹈艺考教育有了解的吗?亲爱的,我是15年北京舞状元舞蹈艺考重点班的学生,重点一个班一个专业限制5人,最后都进了北舞和民大,每个人都拿到了四五个证,我稍微差点,只拿了两个,升学率很棒,我建议你去了直接报舞蹈重点班!凡是练过舞蹈的人都知道,跳好舞是需要用汗水和泪水加上努力换来的,需要一次又一次像沙子变成珍珠那样磨练才能有收获,更需要像丑小鸭一样一次次经
2024-12-18 20:57:53
2024-12-10 21:17:24
2024-11-06 18:18:44
2024-10-02 05:23:25
2024-09-30 22:33:22
2024-09-03 02: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