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 19:22:40 | 拔尖网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 ——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07年,成为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 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获批建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占地面积 140.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76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设有17个学院(系、部);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1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图书馆共有藏书733.77万册。,学校面向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以船舶与海洋装备、海洋信息、船舶动力、先进核能与核安全、智能科学 5个学科群为牵引,打造特色、通用、基础学科相互支撑、优势互补、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一级、二级重点学科各1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重点学科11个。现有本科专业6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教育部特色专业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29个,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获得A+和A-等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部进入全国前30%。,学校现有教职工 2924人,其中专任教师189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190人。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8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4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其他国家级人才39人;“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8个。,学校现有学生 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博士研究生2900余人。学校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坚持“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高素质人才,优秀学生典型不断涌现,自2016年起,1人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最美大学生”,4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3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近年来,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等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中获得国际和国家级重要奖项逾千项,“E唯”代表队连续两年获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创翼”创新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5名学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大学生创业联盟连续五年获“全国十佳KAB创业俱乐部”。2011年成立创业教育学院。学校被授予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毕业生以“可靠顶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维持较高水平,连续15年位居黑龙江省榜首,毕业生去向主要为“三海一核”主体领域及国家战略重要领域,近80%毕业生投身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半数以上毕业生在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就业。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获奖占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获奖总数的40%。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4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院士,3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科研工作一直是学校发展的先行力量,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曾摘取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减振降噪、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核动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验证评估、高性能舰船设计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当前,学校是我国首座数值水池虚拟实验系统的联合牵头研制单位,是我国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智能船舶核心设计研发单位。为我国首条三体搜救艇、万吨集装箱船、豪华游轮、钻井平台等新船型开发及深海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术支撑。在国内首次完成 5艘UUV水声组网。学校研制的悟空号深潜器成功自主下潜至7709m,是目前我国自主下潜最深的无人无缆深潜器。学校研制深水高精度水下综合定位系统,保障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多次深潜任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研制新型水下无人潜器并列装部队,填补了我国水下无人作战装备空白,亮相装备发展成就展和国庆70周年阅兵,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第三方验证评估单位全过程支撑航母工程实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项目57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0余项。学校获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和首届“国防科技工业突出贡献奖”。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为首批14家国家认定的实验室,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对俄科技合作平台。牵头成立“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舰船动力”“先进海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获黑龙江省认定。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与包括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五大船级社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企业在内的 25个国家100余个单位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联合成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中英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与英国阿伯丁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乌克兰国立南方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孔子学院”,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高校,2017年以来学校先后成为“中国政府原子能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居里夫人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单位,获高教学会“全国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牵头成立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简称ICNAME),是“北极大学联盟”“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学校每年选送500名教师赴国(境)外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每年选派900多名学生到国际知名大学交流学习和访问。每年接收1500名左右国际学生来校进修学习。,近 70年来,学校坚持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培育的“哈军工”精神,形成了“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凝炼了“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形成了“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教风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当前,学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及龙江振兴发展为使命,以“双一流”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紧紧抓住“三海一核”领域及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机遇,以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开启全面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新航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北极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联盟牵头单位,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 学校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信息技术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为第一名北京大学693分,第二名清华大学689分,第三名上海交通大学686分。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中国第一个数理化和计算机等专业皆诞生于此。下设8个学部,51个直属院系,开办了130个本科专业,263个博士点,286个硕士学位点。截至2022年9月,北京大学位列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第2位;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12位。 拔尖网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截至2022年,清华大学位列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第1名,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14名。
3、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共有33个学院,23个直属单位,设有有本科专业71个,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38个博士后流动站,截至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4名。
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1、 同济大学 (土木与环境类)
学科评估排名为 A+ , 2023年最低分数为 633 分, 对应全省最低位次为 2156
2、 东南大学 (土木交通材料实验班)
学科评估排名为 A+ , 2023年最低分数为 621 分, 对应全省最低位次为 4073
3、 清华大学
学科评估排名为 A ,2023年未在河北招生。
4、 北京工业大学 (含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学科评估排名为 A , 2023年最低分数为 598 分, 对应全省最低位次为 10589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科评估排名为 A ,2023年未在河北招生。
6、 浙江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ZJUUIUC联合学院)
学科评估排名为 A , 2023年最低分数为 609 分, 对应全省最低位次为 6887
7、 天津大学 (智能制造与建造)
学科评估排名为 A- , 2023年最低分数为 623 分, 对应全省最低位次为 3705
8、 大连理工大学 (土木类新工科实验班)
学科评估排名为 A- , 2023年最低分数为 604 分, 对应全省最低位次为 8390
9、 河海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河海里尔学院,大二起在常州校区学习)
学科评估排名为 A- , 2023年最低分数为 563 分, 对应全省最低位次为 30033
学科评估排名为 A- , 2023年最低分数为 605 分, 对应全省最低位次为 8076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哈工程大学分数线(信息技术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即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该校2023年录取分数如下:安徽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2分。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为643分,云南理科录取分数线642分,文科635分。广西理科录取分数线614分,文科609分;贵州理科录取分数线610分,文科619分;黑龙江理科录取分数线587分,文科552分。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2022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如下:招生专业 招生类别 计划数 录取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物联网应用技术 高中类 10 10 650 610 621计算机网络技术 高中类 10 10 633 618 625大数据技术 高中类 10 10 636 615 623软件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分数线一、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2录取分数线(在本省)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广东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483分、历史类477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广东省(中外合作办学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51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广东省(与香港都会大学联合培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4
河南省信息工程学院录取分数线河南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分数线最低459分。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河南郑州信息工程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最低分459分,最高分为529分。该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89年的郑州信息工程学校。2003年,学校更名为郑州信息工程学校,同年获得普通中专教育资格。2010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2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分数线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分数线590分。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占地面积为355亩,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简称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位列“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九校联盟、国际应用科
南京信息科技大学分数线562分。根据查询南京信息科技大学官网得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2分,位次位于3076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锡分校录取分数线物理类603分、历史类554分。根据查询邦博尔南京招生网显示,截止2023年7月10日,该院校2023年的录取分数线尚未公布,南京信
信息工程大学2023分数线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23高考录取分数线如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高考分数线:预测最低分数为584分。2022各省军校录取分数线1、河北(1)历史科目组2022年在河北历史科目组招收男生的军校一共有6所,其中收分最高的是武警工程大学,2022年的最低分数线为571分,收分最低的是国防科技大学,2022年的
通信工程排名学校2022年吉林省录取分数线624分。根据查询吉林大学官网相关资料信息显示,2022年本科一批理科吉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最低是624分。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于2000-2001年由原吉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原长春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及相关专业整合组建,是我国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电气信息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河南
2024-02-23 17:16:40
2025-03-20 11:48:15
2024-10-27 01:46:38
2024-01-06 22:50:35
2024-09-13 07:40:21
2024-01-18 1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