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3 17:53:33 | 拔尖网
可以。
1、高考填报志愿时,兄枣誉每个院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1-6个专业填报。
2、可以填报满6个专业,也可以只填报1-5个专业,但填报的专业越多,录取机会越大。不过不要勉强将6个专业都填满,不想去的专业不要填报。
平行志愿的录取应该注意
可以在第三个或者第四个志愿的时候,填报服从调剂,这样能够保证不落榜,在填志愿时正确的使用可调剂这个权利,如果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使用这项权利,可能会落榜,所以在选择专业或者学校的时候,把想最好把想要报考的大学放在第一位。
根据教育部规定,羡段每一名考生只有一次录取岩纤机会。对按考生本人志愿或经高校征得考生本人同意后被录取的考生,一律不予换录,一旦退档,当年不得再次录取。
不可以。
考生志愿填报的专业类别须与考生报名和考试的专业类别一致,不能跨专业类别填报志愿。不能跨类别填报志愿,不是只能选择职专所学专业,而是你在考后填报志愿时,要同你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报名时已填报的专业类别相同,不能选择不同类别的学校和专业填报。
2022高考院校专业组服从调剂范围是什么
只在一个专业组内。
新高考下,关于考生志愿填报中院校专业组的相关情况如下:
1、投档单位不再是“院校”而是“院校专业组”
不同于传统平行志愿的投档单位为院校,在录取过程中考生的档案会被某所学校调走,考生的分数只要达到学校投档线即可;而在天津、上海等地的新高考中,投档单位变为了院校专业组,考生的分数只有在达到这个院校中相应专业组的投档线,才能被投档。
因此,这种情况的转变下,考生可报的志愿数量就会有所增加,比如:天津2020年普通本科批次A、B分别就可报50、25个院校专业组。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填报的一个学校可能会有多个院校专业组,但考生只会被其中一个专业组调档,而不是全部。
2、专业调剂仅限于一个院校专业组内
虽然同一院校中一般会有多个院校专业组,且考生也填报了不只一个,但学校在为上线考生分配专业时,也只会在对应的专业组中分配,其中包括专业调剂。因此,根本不会存在学生被某个院校专业组调档,但又被调剂到另一个专业组中的专业。
高考志愿不服从调剂会怎样
服从调剂会加大你被学校录取的几率,但你很不愿上不喜欢的专业的话,既不要服从调剂,但是这样如果你报的专业全部人满的话,那你将不被录取,这样,到底怎样选择,倾向于那个方面,就看你自己的了。
1、平行志愿模式下,如果你被A大学提档,而你填报的专业又非常热门,你的分数达不到专 业的录取分数,没有填报专业服从调剂,你就会被学校退档。
退档的后果就是你在这个批次填报的其它BCD等学校都不能投档录取你了,你只能填报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投档录取。
2、由于考生填报的专业不平衡,招考办允许学校按照一定比例投档考生,一般的投档比例在1:1.1--1.2之间。所以肯定会有低分考生由于专业填报过高,不能被填报的专业录取。如果这部分考生没有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就会被学校退档。被退档的考生只能填报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投档录取。
3、避免投档后被退档的方法就是选择学校时要按照往年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平均分,这是比较稳妥的一种填报方法。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三党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冲好的学校么的相关内容。
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冲比高考成绩高的学校吗?
可以填,但要理智细心分析,不能盲目。下面来给你简单地分析一下。
一、根据自愿原则,你可以乱填比如你可以填清华北大。但若分数不够则录不上,这就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填志愿要慎重。填报志愿 前最好和父母,以及好友进行协商讨论,还可咨询班主任或其他老师。
二、根据平行录取原则,有6个学校可以填我们一般要求学生用2个志愿来冲较好的学校,再2个志愿来报与自己成绩相近的学校,最后2个志愿用来保底,报比自己成绩略低的学校。
这6个志愿虽然是平行的,但录取时仍然是从第1志愿到第6志愿顺序检索的。比如,录到你这儿了,计算机检索是先看你的第1志愿,若符合录取条件,则直接投档到该志愿学校,后面的5个志愿就不会再看了。只有当第1志愿不符合条件时,再才检索第2志愿,依次类推。所以,为了避免我们被较差的学校录取,填志愿时,要把好的学校填在前面,差的学校填在后面。
三、填志愿时,学校当年的分数线是未知的这样填报志愿就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不能精确定位。但这也同时带来一定的机遇性,让我们有可能冲击更好的学校。
学校为什么不先划定分数线呢?因为学校自己划定不了。比如,A大学先划定分数线是590,可能B大学、C大学划的线也都是590。那么,最后可能是只有10个人报A大学,1000人报B大学,5000人报C大学。这就很麻烦了,A大学没录满,可以补录,但明显会降低自己的标准,对A来说,是不情愿的。而C大学录多了,本来只能录2000人的,却有5000人报。并且都上了线,那多的3000人怎么处理?
所以,是先填志愿,学校根据填志愿的学生从高分往低分录,录满为止。这样才确定分数线,就是学校录取的最后一个学生的分数。后面分数再低一些的就录不上了。
四、知道了这些规则后,我们如何冲好的学校呢?第一、根据往年情况,选择分数线比自己略高一些的学校。但不能高太多,一般高出20分以上就几乎没戏了。
第二、结合学校地理位置看,一般位置偏僻一些,学校环境差一些的学校,报的人相对少。其中不乏好的学校,可以考虑。
第三、结合专业看。若要报好一些的学校,可以选择学校中的一些冷门的专业。热门专业估计录取几率低很多。
第四、你可以有意识去做一些调查,去问和你分数差不多或稍高一点的学生,他们准备填什么学校。可以多调查几个高中学校的学生。若你只调查几个人,可能一点作用都不起。若你调查几百人了,就会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了。
最后说明,所有学生填志愿都是大致估算的,不可能百分百精准。做到自己无悔即可。祝你高考顺利,最终如愿以偿。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拔尖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是否是填一个志愿?同一个学校不同专业组是一个志愿。大部分省份同一学校可以填4-6个专业,因此一个学校两个专业算一个志愿;部分新高考省份某一批次一共可填45、96个等志愿,采取院校+专业形式,一个学校两个专业算两个志愿。1.江苏本科批:可填40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填6个专业专科批:可填40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填6个专业2.河南
高考志愿填报是否可以同专业同学校呢?可以。填报志愿时每一批有一个第一志愿,5-6平行志愿,一个服调剂志愿,可以一起填,但是第一志愿按填的专业顺序录取。需要注意平行志愿也是按照希望录取的顺序填的,因为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
高考志愿可以填报几个专业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通常每个考生可以填报6个本科院校(可以包括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等),每个本科院校可以填报最多3个专业。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填报多个专业的意义以及一些填报注意事项。提高获得录取的机会:填报多个专业可以增加获得录取的机会。不同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录取分数线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有时候一个专业的分数可能无法达到,但其他专业的分数可能符合
高考志愿专业可不可以都填一个可以的,如果你要是特别喜欢某一个专业,那你在报考志愿选择学校的时候就可以选一个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
高考填报志愿是否能够报两个专业?高考填报志愿能够与此同时报艺术类专业和普通类。依照有关政策规定,你能兼报艺术类专业及一般大专志愿填报。与此同时报考不容易起矛盾,这两大类志愿填报的出档时长不一样,假如你先被艺术类录取了,普通专科的志愿填报就立即废止,相反也是。由于编导类的招收招生数偏少,因而假如你挑选艺术类专业志愿填报,选择面可能会较为窄。相反,以你的成绩挑选填写一般专科大学,许
高考考生报志愿全国各地都可以报吧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现在又到了填志愿的时候。填志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先考虑自己的兴趣在哪个方面。比如有些人对会计、语言方面比较感兴趣,就应该填报这类的专业。有人对工科或者动手能力要求比较强的感兴趣,就往这方面发展。兴趣特别重要。如果你报读专业只是仅仅考虑到就业问题的话,显然是不够的。2、其次要考虑学校。学校区分211、985以及这两类之
高考填志愿时可以填不同学校同一个专业吗?高考填志愿时可以填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由于各个省市的志愿填报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一般可以填报4-6所大学,每所大学能报6个专业。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空填专业,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每个志愿后的第一个专业志愿最重要,录取的时候是优先考虑第一专业,如果你未能被第一个专业志愿录取,志愿学校则会从你所填报的其他五个专
高考志愿可以填报几个专业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通常每个考生可以填报6个本科院校(可以包括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等),每个本科院校可以填报最多3个专业。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填报多个专业的意义以及一些填报注意事项。提高获得录取的机会:填报多个专业可以增加获得录取的机会。不同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录取分数线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有时候一个专业的分数可能无法达到,但其他专业的分数可能符合
2024-11-02 15:33:24
2025-03-31 18:30:10
2024-10-17 06:54:12
2025-02-17 16:05:24
2024-07-24 01:05:48
2024-12-30 16: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