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科普:华侨生、三侨生、外籍生,不同身份在高考时都能享受哪些优惠?

2024-10-15 00:25:10 | 拔尖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科普:华侨生、三侨生、外籍生,不同身份在高考时都能享受哪些优惠?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科普:华侨生、三侨生、外籍生,不同身份在高考时都能享受哪些优惠?

科普:华侨生、三侨生、外籍生,不同身份在高考时都能享受哪些优惠?

对于有意向送孩子海外求学的家庭,"华侨生联考"的优惠政策已广为人知,然而"三侨生"和"外籍生"的概念可能鲜为人知。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身份在高考时的独特优势和条件。


华侨生


华侨生联考是中国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高考,以其低难度、低录取线和语言优势吸引着家长。考试特点包括:



  • 题目简单,数学难度接近课本例题

  • 录取分数线低,400分可入读211大学,竞争压力小

  • 语言优势,适合从未在中国学习过的海外学生

  • 报名资格要求父母有外国长期居留权和居住时间限制

  • 报名审查严格,需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2019年政策调整后,对身份和学历审核更为严格。


三侨生


三侨生政策针对归国或国内学生,考试时有加分政策。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享有加分,具体加分如下:



  • 普通高校加5分

  • 成人高校加30分(大专、本科)

  • 高中加8分

  • 三侨生必须拥有中国国籍,且对居住时间有特定要求。

    外籍生


    拥有他国国籍的华人以留学生身份申请国内大学,要求各异,通常需要满足持有有效护照和居住时间条件。


    相比之下,华侨生联考为海外华人提供了一条直通顶尖高校的途径,但提前规划海外身份至关重要。

科普:华侨生、三侨生、外籍生,不同身份在高考时都能享受哪些优惠?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加分政策有: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增加10分。自谋职业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投档。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2018年3月,教育部取消体育特长生和省级优秀学生等加分项目。2020年3月,黑龙江发布专门通知,明确被认定为烈士的医务人员子女,参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的,在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

科普:华侨生、三侨生、外籍生,不同身份在高考时都能享受哪些优惠?

湖南高考加分政策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湖南高考加分政策的相关内容。

2023湖南高考加分政策是:

一、适用于向全国在湘招生高校投档时的政策是:

1、可以加20分的情况是:

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2、可以加10分的情况是: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3、可以加5分的情况是:

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4、可以加15分的情况是

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

二、仅适用于向湖南所属高校投档时使用的政策是:

1、可以加10分的情况:

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

2、可以加5分的情况:

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的少数民族考生。

3、可以加3分的情况:

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以及少数民族乡的汉族考生。

湖南高考加分政策申请办法:

1、需要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及网上公示。 拔尖网

以上所有高考优惠加分必须经过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省市校三级网上公示后,方能予以认可。

2、须按有关规定公示到考生所在班级。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还须按有关规定公示到考生所在班级。未经公示的考生及其加分项目、分值不得计入投档成绩并使用。

3、高考民族优惠加分资格审核按规定执行。

高考民族优惠加分资格审核按照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公安厅、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办法〉的通知》规定执行。

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5分,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以及民族乡的汉族考生加3分,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3分。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拔尖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科普:华侨生、三侨生、外籍生,不同身份在高考时都能享受哪些优惠?”相关推荐
华侨身份高考有什么优惠
华侨身份高考有什么优惠

华侨身份高考有什么优惠华侨身份在高考中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具体而言,“三侨生”高考优待是指取得“三侨生”资格的考生,可以在高考总分的基础上加5分投档,并由各校择优录取。然而,如果在申报“三侨生”优待中提供虚假材料,将被取消“三侨生”资格,已报名参加高考或已被学校录取者,将分别取消报考和录取资格。华侨学生身份认定由省级侨务部门负责。华侨学生可以在其父母出国前或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户籍所

2024-12-14 16:15:54
外籍华人在国内享受的优惠政策对其他人公平吗?
外籍华人在国内享受的优惠政策对其他人公平吗?

外籍华人在国内享受的优惠政策对其他人公平吗?长久以来,我国对海外华人及其子女在各种升学考试中都给予了优惠政策。政策的初衷本来是想吸引外籍华人的子女回归母国,但却在无形之中伤害了普通考生。不过,我们首先要问,外籍华人子女加分是为了更公平吗?我觉得初衷是为了更公平,很多外籍华人的子女都在国外上学,没有学习中文的语言环境,中文水平,尤其是读和写是没有办法和同年龄同年级国内的孩子相比较的,如

2024-10-30 11:39:49
国家对华侨学生参加高考有哪些优惠政策
国家对华侨学生参加高考有哪些优惠政策

2022广东高考加分名单公布2022广东高考加分名单已经公布,我整理了相关信息,来看一下!2022广东高考加分名单公布根据《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调整广东省高考加分项目和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粤招〔2015〕6号)及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有关规定,经考生申请、有关部门审核、省招办汇总确认,现将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具有加分资格的考生名单(详见附件1—5)发给你们

2024-11-10 05:57:15
大学生入伍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大学生入伍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大学生入伍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大学生入伍享受的优惠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优先优待1.大学生参军入伍除享受义务兵正常优待外,还享受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政策以及体检绿色通道。2.入伍大学生按规定享受优待政策,优待金由批准入伍地发放,其家庭享受家属待遇,由户籍所在地负责落实相关优待。3.国家资助学费: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

2024-08-20 12:01:41
孩子移民之后,以华侨生身份参加联考有什么优势
孩子移民之后,以华侨生身份参加联考有什么优势

孩子移民之后,以华侨生身份参加联考有什么优势参加华侨联考的优势:1、试卷简单,难度远远低于高考试卷;2、科目减少:华侨联考文科不考政治,理科不考生物;3、录取分数线低,华侨生400分可上一本,300分可上二本,艺体考生200分就能上一本;4、考生人数少,竞争不大。5、退路有保证,不够分数可以考预科,只需比正常本科多读一年。华侨生联考可以考哪些大学华侨生联考500

2024-09-27 04:50:36
乐山市中高考生可以享受哪些景点优惠?
乐山市中高考生可以享受哪些景点优惠?

2022乐山市中高考生可以享受哪些景点优惠?2022年乐山市的中高考生可以享受以下景点优惠:1.乐山大佛景区:全国中、高考学生凭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可以免票优惠。2.《只有峨眉山》演出:全国中、高考学生凭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可以免费观看。在行程安排方面,建议考生提前规划好游玩路线。首先,可以安排参观乐山大佛景区,由于免票优惠,可以节省门票费用,同时,可以欣赏到壮观的佛教艺术和自然

2024-10-15 06:44:23
华侨子女高考有什么优惠政策
华侨子女高考有什么优惠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法律分析:高考加分政策:1、烈士子女;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法律依据:《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

2024-11-07 05:08:55
河南成人高考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河南成人高考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河南成人高考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具体如下:成人高考招生录取录取三照顾:免试入学、加分投档、降分录取加分投档运动健将和武术项目武英级运动员称号获得者,可加50分投档,一级运动员可加30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加20分投档:年满25周岁以上人员;获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系统,国家特大型企业

2025-01-11 17: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