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 05:10:46 | 拔尖网
2022年重庆高考人数有18.4万考生。
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考实行网上报名和网上交费,于2021年11月9日至18日集中进行。
重庆市2022年高考报考类型设普通类、高职对口类、中职直升类、单考单招类4类,考生除符合教育部有关报名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方可在重庆市报名参加高考,且只能选择其中一类报考。
具备我市中等职业学校连续3年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含经市教委认定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 拔尖网
具有我市3年及以上户籍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符合普通类第2项规定情况之一的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为了做好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跨省招生计划
1.市内学校跨省招生。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跨省招生工作统一按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部门的要求进行。
经教育部审批的跨省招生的中职学校,要将招生专业、学制和收费标准等情况及时函告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部门,并报重庆市中职招办备案。跨省招生学校应在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加强招生管理,规范招生行为,完成跨省招生任务,但“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中职段不得跨省招生。跨省招生学校凭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部门加盖公章的录取名册到市中职招办审核后到市教委进行新生注册。凡教育部未下达跨省招生计划的学校不得跨省招生。
市内中职学校跨省招收的市外学生和经我委同意的外省市转入我市中职学校的学生,如参加我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必须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以及重庆市高考报名“三年户籍、三年学籍”的管理规定(详见《关于重庆市全国普通高考招生考试报考人员户籍、户籍资格审查的通知》(渝招委〔2006〕33号))。跨省招收或转入的高中起点的市外中职学生,一律不得在我市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含“三校生”招生考试),严禁中等职业学校参与“高考移民”行为。
2.市外学校来渝招生。市外学校来渝招生,在市中职招办的组织安排下,按照教育部下达的在渝招生计划和招生对象执行(“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中职段不得跨省招生),将招生对象、招收专业、学制和收费标准等情况报重庆市中职招办备案,并办理录取手续。凡教育部未下达在渝招生计划的市外中职学校,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源学校不得允许其开展招生宣传和组织招生。
(二)市内招生计划
全市各类中职学校招生计划由市教委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达后,由市中职招办统一组织实施。 (一)报名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往届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及适龄社会青年,可报读中职学校。
在校初中学生不得报读中职学校(艺术类除外)。
(二)报名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身心健康。
(三)其它要求
1.报考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应未婚,年龄不超过25周岁(计算时间截止到9月1日),并应参加中师学校组织的面试。
2.报考医卫类专业的学生,应符合医卫类招生学校的要求。
3.报考艺术、体育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如学校要求术科加试,学生应当参加加试并达到要求方可录取。
4.艺术类中职学校招收艺术专业初中在校生或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的招生办法,仍按《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艺术体育类中职学校招生办法》(渝教职成〔2005〕17号)执行。拟录取学生名册,由招生学校按要求制作,并于7月中旬报市中职招办审定后,统一印制录取名册和录取通知书。
5.填报“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中职段的学生,应为参加了当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并达到分数线的市内应届初中学生。 (一)初中毕业生基础信息采集
继续坚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普职联动”,实施“一生一号一卡”,用一张信息卡统一采集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信息,统一编制初中毕业生的考号。此项工作由市教委基教处牵头,职成教处配合,采取“先合后分”的方式进行,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由要高度重视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基教科牵头,职成教科配合,采集本区县应届初中毕业生信息,然后根据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招生特点和需要,共享有关数据信息。
(二)考号管理和编排办法
全市所有应届初中毕业生的号源管理和号码编排由基教部门负责。往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报读中职学校的号码编排由中职招生机构负责。
考号的编排规则是:报名号共10位,第1位为年号(年号的最后一位数字,如2010年统一定为“0”,今后以此类推);第2、3位为区县代码;第4、5位为毕业中学学校代码;第6至10位为顺序号。毕业学校代码按基教部门建立的代码库编制,应届初中毕业生之外的报名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其毕业中学学校代码统一编为“99”。 中职招生报名及志愿填报工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报名实行普职不兼报的办法,即:凡报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得报中职学校,报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得报普通高中。
(一)第一次报名及志愿填报
1.报名地点:初中毕业生就读学校。
2.报名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
3.工作职责:由区县教委(教育局)基教科牵头,职成教科配合。
(二)第二次报名及志愿填报
1.报名地点:原则上初中毕业生在就读学校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报名和填报。
2.报名对象: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三)第三次报名及志愿填报
1.报名地点:第一次、第二次已报名采集了基础信息的学生可在区县中职招办或所报读的中职学校填报志愿,也可自行在网上填报志愿。第一次、第二次未报名的往届生或同等学力者须在区县中职招办采取网络填报方式采集信息并填报志愿。
2.报名对象:第一次、第二次仅采集了报名信息而未填报中职学校志愿的学生;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其他往届生和同等学力者。
3.报名资格审查:应届生凭准考证、身份证报名,往届生凭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毕业证复印件报名。区县中职招办或中职学校要严格审查学生报名的有效凭证。对往届生在新生注册时,招生学校在验明身份证原件基础上,向市中职招办提供证明其身份的相关材料复印件。
4.填报学校:第一次录取工作结束后,在第三次报名前,由市中职招办统一公布未录满招生计划的学校名单,学生据此报名和填报志愿。
5.对已录取学生的处理办法:已被录取的学生原则上不得改报其他学校。如经录取后又确需改报其他中职学校的,区县中职招办或接受学生报名的中职学校,可先行采集这部分学生改报志愿的信息,但必须告知学生已被某校录取的情况(市中职招办将在网上公布第一次录取情况,供区县中职招办和中职学校查询),原录取学校必须退档,其所改报的志愿才能生效。具体退档程序和操作办法另行规定。
6.数据上报:第三次在区县中职招办报名的学生,其报名数据由区县中职招办在市中职招办公布的网上进行报送。对在学校报名的学生,由中职学校按市中职招办的统一要求在网上进行,具体操作办法另行规定。
(三)志愿设置
今年中职招生志愿共设三个批次。
1.高职(高师)批志愿。
2.中职第一批:市级重点及以上中职学校志愿。
3.中职第二批:试办及以上中职学校志愿(含教育部下达的市外在渝招生的中职学校)。
(四)志愿填报及录取顺序
学生每一批次可填报1至2个学校顺序志愿,每一学校志愿可填报1个专业志愿。录取工作按批次和学生志愿顺序进行,当学生已被上一批次学校录取,后面各批次所有志愿自然失效。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指导生源学校和招生部门,认真做好学生志愿填报工作,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基础信息及志愿信息卡”必须由学生本人填写并经本人签字。学生志愿一经填定,任何人不得再作改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指定填报志愿或限制学生选报志愿,违者将按有关规定从严惩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基础信息及志愿信息卡管理办法,在输入微机后封存备查,指定专人管理,确保完整真实和管理有序。 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工作由区县教委(教育局)中学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中职招生不单独组织升学考试。报考高职(高师)、中职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各区县中职招办要主动与区县中学招生办公室加强沟通与协调,确保报普通高中以外的其他应届初中学生的成绩能及时、准确地输入中职招生成绩库。 今年中职招生录取工作分两次进行,市外来渝招生学校只参加第二次录取。
(一)对象和学校
1.第一次录取对象为第一次报名且填报了中职学校志愿的学生。
2.第二次录取及注册对象为所有到校就读中职的学生。
(二)录取方式
第一次录取采用远程网上录取,录取通知书由市中职招办统一打印,并通过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发放到招生学校。
第二次录取与新生学籍注册工作一并进行。由招生学校到市中职招办设立的录取现场提出申请,经审核后,由市中职招办打印并发放录取通知书和新生注册名册(已退档的除外)。
(三)录取原则
按照学校录取批次、招生计划、志愿顺序和学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出档的原则进行录取。
(四)录取分数线
高职(高师)录取分数线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划定后执行;其它各类学校暂不划定录取分数线。
(五)录取及投档
第一次录取,对达标及以上中职学校可按招生计划的120%投档,并按招生计划录取,超计划部分应按招生计划退档;对第一次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中职学校,第二次录取按实际缺额计划执行,录满为止;对国家级重点、市级重点中职学校需要超计划录取的,由学校提出申请,学校主管部门初审,经市教委批准后执行。高职(高师)招生严格按市教委下达的招生计划执行,可按招生计划的130%投档,未经市教委同意,任何学校不得突破招生计划和专业招生。
(六)录取通知书
中职学校统一使用由市中职招办印制并盖有“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录取专用章”的录取通知书。严禁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自行印制录取通知书,违者将按照有关规定从严惩处。
附件: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重庆对口高职高考322可以上本科吗的相关内容。
不可以。由重庆省教育部发出的通知得知:2022年,重庆对口高职高考最低分数线为401分,322<401,因此重庆对口高职高考322不可以上本科。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高等职业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本科教育、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重庆对口高职高考322可以上本科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山东对口高职升学院校?你好,我是今年对口财经的考生,来解答你的疑惑。1:对口高职考试后,不一定过了本科分数线就能进入本科院校,像今年对口财经的本科分数线是589,录取的最低分是590分。2:专科是大专类院校,毕业获得大专类文凭,每年招对口生得院校不一定,今年专科投档、录取情况一览表-对口高职你参考里面专业是会计电算化、工程造价、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与财经相关的专业才是录取对口财经
重庆春招和单招的区别招生对象春季高考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及普通高中毕业生,统一招生考试,普通高中毕业生亦可兼报普通高考。而高职单招则需已参与春季、夏季高考报名。招生模式春季高考为统招形式,统一组织考试,而高职单招则是各院校独立招生。报名地点春季高考报名地点统一为教育考试院,而高职单招则需在高考报名后,通过各院校官网填报志愿。考试内容春季高考包含语数英及专
中职单招可以考对口高考吗?如果您参加中职单招落榜,想要参加对口高考报名,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首先,您需要了解对口高考的报名条件和报名时间。不同省份和年度的报名条件和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您需要查阅当地教育考试院或招生办公室的相关文件,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接下来,您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包括中职单招成绩单、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明等。具体要求可能会因省份和年度而异,您需要
重庆职高可以考的本科大学重庆职高可以考的本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重庆工程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移通学院、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拓展知识:重庆市,简称“渝”,别称山城、江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的国家重
外地户口可以在重庆参加高考吗法律分析:2021年重庆异地高考最新政策报考人员以“非重庆户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务工随迁子女”身份报考普通类时,考生及父或母至少一方须具有重庆市公安机关颁发的3年有效期内的《居住证》、考生须具有3年在渝高中阶段学校连续完整的学籍并实际就读,其父或母须提供在渝3年及以上的合法稳定工作和居住证明包括连续3年在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证明。
四川户口可以在重庆读高中吗四川户口可以在重庆读高中。四川户籍学生在重庆读高中并参加高考须满足以下条件:学生在重庆高中阶段有三年连续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学生父母至少一方在重庆有三年及以上合法稳定工作,且从2019年起连续三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四川户口的户籍管理:1、户籍迁移政策:涉及跨省迁移、城乡迁移的条件和程序;2、户籍登记事项:包括出生登记、死亡登记、婚姻变更等;3、户
对口考生可以填高职高专志愿吗?对口考生可以填报高职高专志愿。高职高专是指与考生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相对应的高等职业院校或高等专科学校。对口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优先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高职高专院校,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就业前景。同时,对口考生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在填报志愿时兼顾其他相关专业的选择。最终的志愿填报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职业发展目标来确定。
往届中职生可以参加对口高考吗?中专往届毕业生,可以参加对口,错过了报名普通高考的时间不能参加考试。职业高中、中专、中技毕业生也可以参加普通高考,但必须先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达到院校录取相应的等级。此类考生可凭二代身份证、户口簿、所在学校开具的在校生证明到市招考办指定的报名点报考。鉴于普通高考的考试内容与中职、中专、中技学校所学内容有较大差别,普通高考与高职
2024-09-02 14:37:15
2023-12-07 15:39:56
2024-09-13 13:53:12
2024-12-10 21:17:24
2024-11-06 18:18:44
2024-10-17 09: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