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重庆高考加分政策与户口 重庆市地方专项录取规则

2025-01-14 04:21:28 | 拔尖网

拔尖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重庆高考加分政策与户口 重庆市地方专项录取规则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重庆高考加分政策与户口 重庆市地方专项录取规则

教授观点:少数民族加分可调整为学区加分

重庆31名考生违规变更民族被取消高考录取资格,引发社会对少数民族加分存废的持续关注。葛剑雄教授前不久结合台湾地区少数民族加分的做法,在《新京报》撰文建议,少数民族加分可先考少数民族文化。

我国目前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为如下两种情况:一类是聚居民族考生(即户口所在地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可加20分;一类是散居民族考生(即户口所在地是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比如户口在城市里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

考虑给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很重要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通过加分来弥补教育质量的差距。如果这一加分理由成立,那么,就没有理由对非少数民族聚居区之内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加分,也没有理由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的汉族学生不加分,因为他们接受的是同样的教育。比如2007年,湖南省调整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就规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可加10分。

按学生就读区域的教育质量,实施优惠政策,可行操作方法有三:

第一,各地可以根据区域内的教育质量、师资情况,对教育特别落后的地区,包括少数民族聚居区,确定不同加分幅度。其前提是严格把握学籍确认,防止学区移民。

第二,区域内教育质量存在明显差距的省市,可把招生名额分到地级市(把极薄弱地区单列),各地单独划线录取,这样可以促进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均衡,也减少各市县的高考升学率竞争。

第三,对少数民族考生、教育落后的农村地区考生,实行包括家庭因素、受教育因素、民族因素的多元评价,这一评价,相对于加分这一单一手段来说,更注重结合家庭因素、受教育因素、民族因素,对学生的统一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中学综合表现,进行全面的综合考察,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全貌。

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对社会公平、公正的影响是全面的,因此,在推进教育公平与公正时,有必要反复论证,严谨实施。

重庆高考加分政策与户口 重庆市地方专项录取规则

农村户口高考加分政策2023

农村高考生优惠政策2023年如下:

1、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也叫农村单独招生,是国家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优良学子的纵向流通渠道之一。

2、地方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也叫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各省高校根据具体情况,在自己本省内定向招收农村学生。

3、国家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也叫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地区为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南疆四地州。

拓展资料:

一般情况下来说,农村户口学生高考是不加分的。只有少数民族考生才会有加分政策。高考可加分的还包括有归侨或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烈士子女及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人员。 至于其他的一些地方性加分项目或者是艺术特长生加分,参考当地的高考政策即可。

比如,在河北地区,农村独生子女可申请高考加10分,但该政策只适用于本省高校在省内招生。 据衡水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公告可知,通过资格审查及公示的农村独生子女考生增加10分。

重庆市地方专项录取规则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重庆市地方专项录取规则的相关内容。

重庆地方专项计划是重庆市为了帮助符合条件的考生而设立的一种政策性招生计划,旨在为重庆市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该计划主要面向具有重庆户籍,且户籍类型为非农业户口的考生,同时要求考生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与职工身份挂钩的外来务工人员在重庆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5年;二是考生需在重庆市完成初中和高中教育,并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和相关规定。

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享受政策加分,具体加分标准由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制定并公布。加分可以提高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总分,使他们在高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在录取过程中,地方专项计划将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考生。如果招生计划出现缺额,将按照政策性优先的原则进行补录,确保符合条件的考生能够获得入学机会。

被录取为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可以享受一系列资助政策,包括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等,这将有助于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录取规则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政策调整有所变化。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准备申请和报考时,应密切关注当年的相关政策文件和招生公告,确保准确了解录取规则。 拔尖网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重庆高考加分政策与户口 重庆市地方专项录取规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重庆高考加分政策与户口 重庆市地方专项录取规则”相关推荐
重庆大学报考政策解读(重庆市地方专项录取规则)
重庆大学报考政策解读(重庆市地方专项录取规则)

重庆大学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9〕4号)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招生考试工作其他相关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章程。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学校2020年本科招生工作。第三条学校校名为重庆

2024-12-27 07:48:28
外地户口学生一直在重庆市读书能否在重庆参加高考(重庆对口高考条件)
外地户口学生一直在重庆市读书能否在重庆参加高考(重庆对口高考条件)

外地户口学生一直在重庆市读书能否在重庆参加高考外地户口学生想要在重庆参加高考,需要满足重庆的异地高考条件。重庆的地高考条件为:一、具备在重庆高中阶段三年连续完整的学籍并就读。二、普通高中学生家长(父亲或母亲)还应在重庆有合法稳定职业。三、普通高中学生家长(父亲或母亲)还应在重庆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四、中职学生家长不作条件限制。五、符合重庆市普通高考

2024-10-19 01:00:30
重庆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重庆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重庆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重庆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重庆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重庆平行志愿录取遵循志愿原则,在进行平行志愿录取工作时严格遵循考生填报平行志愿顺序的原则。填报同一所大学多个平行志愿时,一个志愿专业被录取后,录取系统自动忽略其余后项平行志愿。重庆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原则,同一个批次进入平行志愿录取程序后,考生档案只能投档到一所平行志愿院校,当考生所填的平行志愿符合录取院校要求,且该校有招生名额即被锁定,其余平行志愿自动

2024-10-14 17:55:19
重庆96个志愿是哪些?重庆新高考平行志愿方法及录取规则
重庆96个志愿是哪些?重庆新高考平行志愿方法及录取规则

重庆96个志愿是哪些?重庆新高考平行志愿方法及录取规则重庆采用新高考模式之后,不仅能够填报的志愿数量也是大幅上涨,而且从原来的院校志愿直接变为专业类+学校。这样的变化相信让不少家长对于怎样填报志愿有些困惑,本文将介绍重庆96个志愿是哪些,以及重庆新高考平行志愿方法,以及重庆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一、重庆96个志愿是哪些在不同招生批次中,能够填报的志愿数量也是不一样的,重庆在

2024-10-14 19:26:23
母亲重庆户口孩子异地户口能在重庆高考报考吗
母亲重庆户口孩子异地户口能在重庆高考报考吗

母亲重庆户口孩子异地户口能在重庆高考报考吗符合条件的话,异地户口的孩子是可以参与重庆高考的。为了顺利参加高考,考生需要准备一系列的相关手续。这些手续包括就读证明、监护人的职业证明以及居住证明等。首先,考生必须是在重庆高中阶段连续三年有完整的学籍。这意味着,考生的高中学习生涯必须完全在重庆度过。其次,考生的家长(可以是父亲也可以是母亲)需要在重庆拥有稳定的就业,工作年限至少为三年。

2024-11-24 20:58:56
外地户口可以在重庆参加高考吗
外地户口可以在重庆参加高考吗

外地户口可以在重庆参加高考吗法律分析:2021年重庆异地高考最新政策报考人员以“非重庆户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务工随迁子女”身份报考普通类时,考生及父或母至少一方须具有重庆市公安机关颁发的3年有效期内的《居住证》、考生须具有3年在渝高中阶段学校连续完整的学籍并实际就读,其父或母须提供在渝3年及以上的合法稳定工作和居住证明包括连续3年在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证明。

2024-10-10 08:26:42
重庆专业生高考志愿规划 重庆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重庆专业生高考志愿规划 重庆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重庆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重庆平行志愿录取遵循志愿原则,在进行平行志愿录取工作时严格遵循考生填报平行志愿顺序的原则。填报同一所大学多个平行志愿时,一个志愿专业被录取后,录取系统自动忽略其余后项平行志愿。重庆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原则,同一个批次进入平行志愿录取程序后,考生档案只能投档到一所平行志愿院校,当考生所填的平行志愿符合录取院校要求,且该校有招生名额即被锁定,其余平行志愿自动

2024-10-04 20:23:48
重庆高考清华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的政策
重庆高考清华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的政策

重庆清华中学2021一本上线率重庆清华中学2021一本上线率为19%。根据重庆清华中学官方发布喜报,重庆清华中学高考人数为981人,一本录取人188人,188/981*100%=19%。所以重庆清华中学2021一本上线率为19%。高考加分的政策网络资料: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

2024-11-19 10: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