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改革三新指什么

2025-02-13 15:56:24 | 拔尖网

今天拔尖网小编整理了高考改革三新指什么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改革三新指什么

高考改革三新指什么

学校课程体系焕然一新,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成为高考命题的主战场。普通高中设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等14门国家课程,以及学校自编的各类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形成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大类课程体系,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承载高考命题的重任,学生还需参与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


外语课程选项更丰富,学生可从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中任选一门作为第二外语。课程学时与学分制度调整,普通高中学制三年,每学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每周35课时,每18课时计1学分,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并通过考试(考核)即可获得相应学分,毕业最低要求为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42学分,选修课程14学分。


学业水平考试由合格性考试与选择性考试构成,合格性考试是高中毕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则成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之一。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等14门,选择性考试则包含物理、历史、思想政治等6门,学生需根据个人兴趣、特长等因素,结合高校专业要求与高中办学条件等,选择3门考试科目。


课堂组织方式革新,选课走班制度全面铺开。2021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将取消文理分科,从2022年起实施选课走班,高中将根据不同组合建立选课制度,编排选课指南,与家长紧密沟通,帮助学生合理选课,减少盲目性。学校将根据教学资源实际情况安排课程。


统一高考考试科目采用“3+1+2”模式,全国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选英语、日语、俄语等,考试含听力和笔试,选择性考试则从物理、历史等6门中选3门。报考体育、艺术等专业还需参加相应专业考试。招生录取方式则实施“两依据、一参考”新机制,结合高考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高考改革三新指什么

新高考模式下选择性必修和必修有什么区别吗?

选择性必修和必修的区别如下:

1、评价要求不同:

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需掌握,而且必须达到合格的标准,否则会丧失某些学校的评价资格;选修课的要求则相对宽松,高考时只需每个科目选择一本选修书的内容作答。

2、课程内容占比不同:

必修课的内容占高中内容的大部分,选修课的内容占相对较小的部分。

3、侧重不同:

必修课传授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技术,培养基本素质,奠定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的基础。而选修课则着眼于学科知识的拓展、深化,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扩展资料:

新高考录取模式的核心,是“两依据一参考”,既要看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也要参考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为了让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枯和闹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修订版本的方案中,把高中学习内容分成了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

王湛介绍,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

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相应的,共同必修课会控制难度,选择性必修课难度稍高,选修课则是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选择,一些学校还会开大学先修课程,其难度因人而异。

在教学内容上,修订后课程重视内容的与时俱进。它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等,结合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努力呈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

例如,历史课程设置“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专题;地理、生物、化学等课程要求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物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宇宙学研究新进展,开展引力波讨论活动等;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数学等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了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相关内容。

新高考中综合素质评价有哪些作用呢?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中综合素质评价有哪些作用呢?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中综合素质评价有哪些作用呢?以下简单收集整理几条作用,供参考。

1、由高中学校用于学生教育。高中学校利用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成长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全面优化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做好自我成长规划,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的成长。
2、便于学生全面了解自我。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做好自我成长回话,积极主动地发展。
3、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唯分数”的选拔录取模式,促进高校多元化录取的推进。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4、在考生分数相同时。可作为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的依据。在高考招生录取、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录取中,可依据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材料形成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或成绩,并在考生录取总成绩中占一定权重。
5、提供社会机构或用人单位使用。经学生本人同意,其他社会机构或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取得相关学生不具有隐私质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内容。
6、综合素质评价的立意在于转变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把一个学生从平面的分,塑造成立体的人,多方面考察。
7、随着新高考的全面实施。各地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评价。高中生一般从高一入学时,学校会指导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档案。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内填写相关信息。 拔尖网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改革三新指什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改革三新指什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