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2 23:16:34 | 拔尖网
①“物理+化学+X”或者不限学科”两种要求占比较大
绝大部分高校本科专业的选科要求“物理+化学+X”,比如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电子信息类等理学专业,基本上都要求物化2门均为选考方向。
在这种选考科目要求下,单选物理或化学,专业选择范围就比较小了。
“不限学科”的专业多是传统高考中文理兼招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会计、小语种等专业。
②文法史哲等偏文科类学科组合变化不大
偏文科类选科还是以“政治、历史、地理”为主,专业覆盖率为40.29%。
部分专业有单科要求,比如艺术史论、社会科学等对历史1门科目有要求,还有中国共产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对政治1门科目有要求。
不同类型学科选择
下面是小帮手为学科偏好比较明显的同学做出的选科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参考。
全能学霸型
①物理+化学+生物
专业覆盖率:96.7%
推荐理由:
纯理组合,记背少,重理解,学科之间关联大,能够互相促进,而且可报考专业多。
不过这个组合聚集了众多理科学霸,竞争比较激烈,学科难度逐步加深。
推荐人群:
理科逻辑思维与运算能力优于文科水平;想要进入理工类院校或综合大学理工类专业。
②物理+化学+历史
专业覆盖率:96.03%
推荐理由:
物理、化学覆盖了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历史覆盖了大部分文科专业,专业选择范围广。
推荐人群: 拔尖网
这个组合聚集了文理科较难的科目,要求文理双全。
偏理科型
①物理+化学+政治
专业覆盖率:96.4%
推荐理由:
因为物理、政治不易考高分,所以该组合报考的人数少,竞争力较小。
政治与另外物化关联不大,需要记忆背诵,是偏文学科中难度较大的。但政治是目前考研/考公的必考科目之一,对未来考研也有帮助。
推荐人群:
物理、化学成绩比较好;有较好的文科思维能力,擅长背诵;未来有考研/考公打算。
②物理+化学+地理
专业覆盖率:95.75%
推荐理由:
该组合专业选择广,学科比较相近,跨度不大,
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难度不大,可以适当分配更多精力到物理上。
推荐人群:
善于独立研究、思考问题;对自然科学有较浓厚兴趣,地理成绩好。
③物理+化学+技术
专业覆盖率:95.04%
推荐理由:
该组合巧妙地避开了“物/化/生”和“物/化/史”这两个学霸组合,又占据了理科组合优势。
推荐人群:
一般文科成绩都不太理想,或想报考理工科类、计算机类的专业。
偏文科型
①政治+历史+地理
专业覆盖率:40.29%
推荐理由:
该组合是最传统的文科组合,学科较单一,背诵记忆量大,有专业报考限制。
推荐人群:
历史、地理、政治成绩还不错;明确未来报考专业是人文社科类,如法学、新闻学等。
②历史+政治+化学
专业覆盖率:40.14%
推荐理由:
该组合报考的人数不多,竞争压力一般。
历史和政治之间学科关联性较强,能相互促进,但化学关联不大,需要灵活调整学习思维。
但是部分大学的工科专业基本都要求选物理,所以对想上攻克的同学不太友好。
推荐人群:
报考专业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类,选化学主要是因为该科成绩较好。
③历史+政治+生物/技术
专业覆盖率:39.98%(选技术39.55%)
推荐理由:
该组合竞争压力不大,但想取得高分有一定难度。未来能报考的专业以人文社科为主,理科可报专业极少。
推荐人群:
历史、政治、生物/技术成绩相对不错;记忆背诵能力强,但不想局限于文科思维。
④历史+地理+化学/技术
专业覆盖率:39.3%(选技术38.7%)
推荐理由:
这个组合地理和化学/技术更偏理科思维,重理解,记忆背诵压力小。但是学科跨度较大,可报考专业之间衔接较少。
推荐人群:
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逻辑思维较为清晰,不擅长文科记忆背诵。
⑤历史+地理+生物
专业覆盖率:39.1%
推荐理由:
该组合以擅长记忆为主,生物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偏记忆的知识很多,地理和历史也要求背诵记忆。
不过这个组合学科跨度较大,可报考的理工类专业少。
推荐人群:
历史、地理、生物成绩相对不错;对单独学科可选专业情有独钟。
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确定。高校各专业根据需要从中指定1科、2科、3科或“不提科目要求”。高校指定1门科目的,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高校指定 2科或3科要求均需选考的,考生均需选考方可报考;高校指定 2科或3科要求选考其中一门的,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高校指定“不提科目要求”的,考生选考任意3科均可报考该专业。 因高校的院系及专业(类)调整等原因,实际招生高校和招生专业(类)可能会调整变化,2020 年在浙江招生高校和招生专业(类)以当年公布的招生计划及院校招生章程为准。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浙江新高考怎么决定选考的相关内容。
浙江新高考方案中,选考科目新增了技术一门。数据显示,选择技术作为选考科目的专业(类)占比达36%,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211”高校均将技术列为选考科目。以浙大为例,科技与创意设计试验班的选考科目范围为物理和技术。厦门大学2017年在浙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中,数学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软件工程均有物理、化学、技术三门作为选考科目。考生只需有一门选考科目符合高校设限要求即可报考。技术,过去是作为第三类院校录取时的考试科目,但现已被高校重视。在第三类院校招生录取中,技术仅占100分,而在普通高校,技术实践性强、考验综合能力的特性使得其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技术学科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多数工作岗位需要技术,企业看重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工业设计和数字媒体专业尤为看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重在理解技术与设计、学习设计过程,鼓励创新意识,学习运用技术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问题,对大学的专业学习有帮助。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拔尖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浙江高考7选3怎么选?浙江高考7选3政策解读如下:不区分文理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和三门选考科目,3门选考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中任意选择。外语科目包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考生从中任选1门,大部分考生选择英语。拓展资料——选考(七选三)政策1、考试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共7门,每生限
国考报考中,岗位筛选如何决定?国考报考中,岗位筛选步骤和方法:第一步:首先要熟读国考职位表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国考职位表的设置是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合理有序。前面几列是招录职位本身的性质,如部门名称、职位名称、部门代码、职位代码、机构性质、机构层级、职位属性、职位简介、考试类别、招录人数等;后面几列是对考生的要求,如考生的专业、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经验、是否是“四项目人员”等。
江西新高考怎么选科赋分。江西新高考时间: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顺序是怎么决定?不会减,你第一个专业如果没被录取是因为报那个专业的人的分都比你高且该专业录取人数已满,只要你比其他考生分高就会进该专业、这就是择优录取。在高考录取过程中,把文理科分成两个队列,按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列。高分先投档,低分后投档。因此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往往都是考虑自己的分数的高低来填报,就是因为遵循的是一个分数优先的原则。扩展资料:在投档
艺考生决定放弃艺考怎么修改高考报名表这个必须得找班主任或是教务处谈,我感觉这个应该没多大关系,因为高考不管是普通生还是艺术生卷子都是统一的,高考完报志愿的时候可以放弃艺考的志愿报名表,填普通高考的报名表,这个都没有关系,我去年就是这么过来的高考报名填了艺术类却没有填艺术生单独的报名表,还可以艺考吗你是哪个省的?江苏省艺术类没有单独的报名表的,其它省也应该没有吧!艺术类报名的正常流程是:
江西省新高考高一怎么选科江西省新高考改革后,高一学生在选择科目时需遵循特定的规则。根据政策,学生需要在固定的基础科目中做出选择,这些基础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此外,学生还需从四门科目中挑选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最后,学生必须在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进行深入学习。具体而言,江西省新高考实施的是“3+2+1”的科目选择模式。其中,“3”代表三门必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些科目是
重庆辅仁中学2021年高考升学率80%。重庆市辅仁中学校(原市17中)创办于1942年,迄今已经70余载春秋的教育历程,系重庆市重点中学。其前身是创办于1862年的辅仁书院。,其此学校的升学率为80%,在2021年,重庆市辅仁中学校共有450人参加高考,其中有360人成功升学,升学率维持历年水平,在80%左右。无锡2010无锡辅仁中学高考情况其实这届一般啦不过芹雀唯史政之类的2B
高考志愿填报时是以大学为重,还是以自己的爱好专业为重?每个考生的情况和想法都不同,要综合多种情况分析,无论是先选院校还是先选专业都要认真思考决定。学校排名和专业排名都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最重要的话,那么应该更看重学校排名。相对于专业排名来说,学校整体的排名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校的整体实力,排名相对较高的学校往往具有更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当然,专业排名也非常重要,毕竟
2023-10-13 06:08:50
2023-10-11 17:35:35
2024-08-04 16:05:35
2023-10-13 15:02:17
2023-11-06 12:12:58
2023-10-30 07: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