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背景上宾大CS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CIT项目,你知道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拔尖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不限背景上宾大CS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CIT项目,你知道吗?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CIT项目是一个专为非计算机背景学生设计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硕士项目
。
一、项目背景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简称宾大)是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八大学府之一,2022年世界大学QS排名位列第11名。宾大的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下设有多个研究生项目,其中MCIT项目(Master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专门针对没有计算机科学背景但希望在该领域深造的学生所开设的。
二、项目特点
-
严格的研究生课程
:MCIT项目为没有计算机科学经验的学生提供机会,通过严格的研究生课程,使他们能够在计算和技术领域取得成功的职业。
-
多元化的学生背景
:MCIT项目的学生背景非常多元化,包括化学、历史、医学、法学、数学、文学和美术等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都希望将计算机技术与自己之前的领域结合,解决交叉领域的问题。
-
全面的课程设置
:MCIT项目总共开设了10门共30学分的课程,为期两年(最多允许在7年内完成学位课程,学生GPA必须达到2.7才能准许毕业)。全日制学生在入学的前两个学期修读6门必修课,并在第二学年修读4门选修课。
三、课程设置与要求
-
必修课程
:全日制学生在入学的前两个学期需要修读6门必修课,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选修课程
:在第二学年,学生需要修读4门选修课,这些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
双学位机会
:MCIT学生可以申请继续攻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CIS/MSE)计划。攻读双学位课程的学生需要满足一定的GPA要求,并在申请时已完成大部分MCIT要求。
四、申请要求
-
背景要求
:MCIT项目只为无计算机或者相关工作背景的人士提供,且只支持秋季招生。
-
申请时间
:宾大申请共分两轮,第一轮截止日期为11月15日,第二轮截止日期为3月15日。
-
学术背景
:根据近两年的录取情况来看,宾大对学术背景比较看重,大部分录取都给了海外本科学生。
五、成功案例与就业前景
MCIT项目的学生在毕业后通常能够担任令人垂涎的跨学科工作,或者在纯技术软件开发职位上取得成功。他们的职业道路非常多样化,能够将计算机技术与自己之前的领域结合,解决不同交叉领域的问题。
六、图片展示
以下是宾夕法尼亚大学MCIT项目的相关图片:
综上所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CIT项目是一个为非计算机背景学生量身定制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硕士项目,具有严格的研究生课程、多元化的学生背景、全面的课程设置与要求以及广阔的就业前景。如果你对计算机科学感兴趣,但之前没有相关背景,那么MCIT项目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广州录取分数线公布!广外>省实>广雅>执信?
广州国际高中录取分数线公布,广外>省实>广雅>执信
今年广州中考录取分数线已经出炉,针对19所国际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进行了搜集整理。从录取分数来看,各国际高中的地位排序为:广外>省实>广雅>执信。以下是对这一排序的详细分析:
拔尖网
1. 广外领先较多
-
录取分数线
:广外国际部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63分,而广州今年的中考平均分为556分,广外高出平均分一百多分,与华附国际部的入学标准越来越接近。
-
成绩表现
:广外国际部近几年的成绩表现不俗,平均录取率非常好,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被藤校、TOP10和牛剑录取。广外也一直在努力与华附国际部对齐,尽管目前仍存在一定差距。
2. 省实AP实力在线
-
录取分数线
:省实AP的最低录取分数为604分。虽然这一分数并非实际录取分,而是采用排名制从高到低录取,但省实AP的实力在广州AP国际高中中名列前茅,仅次于华附、贝赛思和广外。
-
升学结果
:从升学结果来看,省实AP的学生在申请国外大学时表现出色,与其他高中拉开了较大距离。对于还没有明确方向的同学,可以重点关注一下省实AP。
3. 广雅国际部受欢迎程度提升
-
成绩突破
:广雅国际部近几年交出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包括2021年剑桥、2022年和2023年牛津的录取,以及今年突破了藤校,录取了一枚宾大。G5录取率为82.4%,美本前30录取率为73.3%。
-
招生情况
:从去年的公开数据可以得知,广州的中外合作项目国际高中中,只有广雅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招生计划。这表明广雅国际部在家长和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在逐步提升。
-
扩招与学费
:然而,广雅扩招的步子迈得有点大,师资和管理需要跟上。同时,学费也从11.8万涨到了15.8万。
4. 普通国际高中招生难
-
招生情况
:结合2023年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情况来看,除了广雅招满100人、广外AP&AL计划招160人录取142人外,其他如执信、六中、为明、培英等学校的招生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六中、为明和培英,第一阶段录取人数远低于计划招生人数。
-
招生压力
:五大公立国际部(华附、省实、广外、广雅、执信)以外的国际高中招生情况堪忧,面临较大的招生压力。
5. 录取分数线普遍下降
-
降幅较大
: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普遍下降,降幅较大。特别是普高录取线,一下降低了43分(相比前几年的平均分下降情况更为夸张)。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选择,降低普高线后,原本上不了普高的学生可以考虑国际课程。
-
政策影响
:国际课程纳入中招后,对国际高中造成了一定冲击。想读国际课程的学生也需要先达到普高线。通过降低普高线,为这些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
综上所述,广州国际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反映了各学校的实力和受欢迎程度。广外、省实、广雅等学校凭借优异的成绩和较高的录取门槛在家长和学生中赢得了良好口碑。然而,随着国际课程纳入中招政策的实施,各国际高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普通大学到宾大带奖录取,我怎么做到的!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从普通大学到宾大带奖录取,我怎么做到的!的相关内容。
H同学从美国排名100后的普通大学、水专业,成功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录取并赢得16500美金奖学金,关键在于
通过长期规划与全方位软实力提升,弥补了本科院校背景和标化成绩的不足
。具体实现路径如下:
一、科研经历:长期投入与成果突破
-
持续4年的重点科研项目
:从大一开始参与宾夕法尼亚大学主导的科研,其中一项持续近4年并取得突出成果。这种长期、深入的学术参与,不仅展现了她的学术潜力,更通过宾大官方认可的科研平台,直接证明了其研究能力与学术适配性。
-
科研与申请目标的强关联
:3项重点科研均围绕宾大优势学科展开,形成“专业垂直度”,使申请材料与目标项目高度匹配,强化了录取官对“学术贡献潜力”的判断。
二、推荐信:权威背书与内部认可
-
3封宾大内推信的权重
:1封来自院长、2封来自教授的推荐信,直接通过宾大内部渠道传递对H同学的认可。推荐人身份的权威性(如院长)和学术专业性(如教授),显著提升了申请的可信度,尤其当本科院校背景较弱时,内部推荐成为打破“名校壁垒”的关键。
-
推荐信内容的针对性
:推荐信可能强调了H同学在科研中的具体贡献(如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而非泛泛而谈,进一步佐证了其学术实力。
三、领导力与社会实践:多维能力展示
-
社区志愿服务与孤儿院关爱计划
:作为社区志愿服务leader并成立孤儿院关爱计划,体现了社会责任感与组织能力。这类经历在申请中常被视为“软实力”的核心,尤其当申请者缺乏标化成绩时,可通过展示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弥补硬性指标的不足。
-
模拟联合国社长经历
:担任模拟联合国社长,需协调团队、策划活动、应对国际议题,直接证明了领导力、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这类经历与宾大强调的“跨学科合作”和“全球公民”理念高度契合。
四、规划策略:早启动与精准定位
-
大一即启动规划
:从大一开始制定申请宾大的长期计划,包括科研参与、领导力培养等,避免了“临时抱佛脚”的被动局面。早期规划使H同学有充足时间积累高质量经历,形成“时间复利效应”。
-
背景提升项目的系统性
:通过“全方位背景提升项目”,将科研、推荐信、社会实践等环节整合为有机整体,而非孤立活动。例如,科研经历可能为推荐信提供素材,社会实践则体现个人价值观,共同构建了“立体化申请形象”。
五、GPA与标化成绩的策略性处理
-
GPA3.7的稳定性
:在本科院校排名较低的情况下,保持3.7的GPA(约87-90分)体现了学术基础,虽非顶尖但足够稳定,避免了因成绩波动引发的质疑。
-
无标化成绩的应对
:未提交标化成绩(如GRE/GMAT),但通过科研成果、推荐信等替代材料,成功说服录取官“标化非唯一标准”。这反映了宾大对“综合能力”的重视,也为其他标化成绩不突出的申请者提供了参考路径。
总结:普通背景逆袭的核心逻辑
H同学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规划+精准资源匹配+软实力聚焦”的结果。其策略可总结为:
-
用科研证明学术潜力
,替代本科院校的不足;
-
用权威推荐信建立信任
,打破信息不对称;
-
用领导力与社会实践体现价值观
,强化个人品牌;
-
用早期规划确保时间优势
,避免竞争内耗。
对于背景类似的申请者,关键在于
提前识别目标院校的核心需求
(如宾大对科研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并通过系统性行动将个人经历与这些需求精准对接。
以上就是拔尖网为大家带来的不限背景上宾大CS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CIT项目,你知道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
www.bjshipin.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