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援疆计划有哪些大学

2025-08-11 20:18:31 | 拔尖网

今天拔尖网小编整理了援疆计划有哪些大学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援疆计划有哪些大学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成效显著

加快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新起点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会议综述
2001年6月,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从此,一个涉及东西部102所高校的“对口支援”大幕徐徐拉开。
8年时光,石河子大学北大办公楼前当年栽下的小树早已枝繁叶茂。在日前教育部召开的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会议上,同样是“对口支援”的主题,与会者在分享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明显感觉到国家加快发展西部高等教育新的号角。
8年“对口支援”成效显著
2001年6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首次确定北京大学与石河子大学,清华大学青海大学等13对东西部高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受援高校来自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一所,支援高校全部是部属的名牌大学。
如今,“结对帮扶”的名单已拉得很长,不仅受援高校增加到38所,涵盖了西藏地区所有高校和新疆地区的所有本科院校,支援高校也发展到64所。并且,帮扶的内容也进一步细化,“对口支援新疆高等师范学校工作”、“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和“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等专项工作已全面展开。
从下面一组数据,可以看出8年来对口支援所取得的成效。
——受援高校综合实力大为提升。贵州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和石河子大学等5所大学步入“211工程”院校行列。
——学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1年时,首批13所受援高校总共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5个,硕士点488个;到2009年一级学科博士点达4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88个、硕士点1493个。
——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从根本上提高了受援高校的办学实力。以最早实施对口支援的13所受援高校为例,专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人员从3800多人增长到11200多人。
——提高了受援高校的服务能力、推进了人才培养、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8年来,对口支援双方学校共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有一些项目已取得突出成效。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71.4%,人口占全国28.6%。由于历史原因和改革开放初期区域倾斜发展的战略,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相对较弱。发端于8年前的这项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也被视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力支撑。因此,不少人将这一计划,与美国独立战争后通过创办州立大学、“赠地学院”、社区学院,大力发展西部疆域高等教育相提并论。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指出,要从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出发,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发,充分认识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加快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且,支援高校都是国内较高水平的大学,长期受到国家重点支持建设,也有责任为西部高等教育做更多的工作。
回顾8年来的对口支援历程,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说,70多年前,在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浙江大学西迁贵州办学达7年之久,与贵州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支持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支持贵州大学的事业发展,是浙江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政治任务。
构建中国特色高教体系的新要求
据统计,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263所,其中地方高校2152所,占95.1%;从招生数来看,占92.7%;从在校生数来看,占91.4%。因此,加快包括西部高校在内的地方院校的发展,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没有地方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就不会有全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回顾8年来的“对口支援”,我们或许可以清理出以下提高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质量的思路。
一是通过名家名师来校开坛讲学等方式,推动西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8年来,石河子大学迎来了北京大学韩启德、许智宏、闵维方、吴树青、厉以宁、王义遒、黄枬森、曹文轩等35位著名学者,开展了72场学术讲座,听讲师生多达6万余人次。清华大学选派了杨振宁、张信刚、潘际銮、金涌等10余位两院院士和谭浩强、阎学通等2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到青海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面向全校师生举办百余场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和示范教学活动,听课师生达1200人次,营造了前所未有的浓郁学术氛围。
二是通过干部、教师互派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口支援高校间的深度合作。8年来,支援高校教师到受援高校支教达1300多人次,与此同时,受援高校的教师到支援高校进修学习近4000人次,平均每个学校100多人次。与高水平大学的教师零距离接触,让西部高校教师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教学能力,快速提升了教学水平。
三是引进名校成熟的教改模式,提高西部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2006年暑期,石河子大学引进了北大实行多年的“小学期制”。在为期仅3周的教学期内,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30位教师到石河子大学商学院、经贸学院讲授了30门课程,举办专题讲座近10场,还利用课余时间与教师举行座谈会和学术交流会。北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参与,增强了“小学期制”在石河子大学的实施效果。西北师大则借鉴了北师大“4+x”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过去四年一贯制的单一培养模式,改革为与非师范专业打通培养与招生,实行“2+2”、“3+1”、“4+1”、“4+2”分段培养以及高层次交叉培养等多种模式。
从引进名人讲座,到引进名师支教,再到引进教改模式,许多西部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反过来又促进了生源质量的进一步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进一步提高。以青海大学为例,过去生源大多限于本省,招生计划60%要靠调剂才能完成,现在外省的生源已接近2/3,招生计划本科一志愿就可基本完成。石河子大学生源质量也明显上升,2002年以来,新生报到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本科生就业率连续8年位居新疆前列,本科毕业生留疆率达80%,6439名内地学子留疆工作,形成了边疆“高校育人”到“教育留人”的可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强国正在全面崛起,这就需要我们对未来几十年我国高教发展格局作出前瞻性的安排。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发展要求,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的挑战。同时,新形势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需求,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对此,陈希指出,高等教育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努力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陈希特别强调,要统筹好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统筹好高水平大学和其他大学的发展,统筹好中央所属院校和地方所属院校的发展,统筹好各层次各类型教育的发展,统筹好公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建设当地龙头学校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本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会上,我们听到了西部受援高校8年来取得的许多“零”的突破:
石河子大学在北大的帮助下,实现了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MBA学位点等零的突破;
青海大学在清华派任的三任校长的领导下,新增了农科类、工科类硕士点,有了博士点,实现了一本招生;
云南大学先后建成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贵州大学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教学团队等实现了重大突破;
吉首大学中山大学对口支援下,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
这些零的突破凝聚了对口支援高校双方的心血和汗水。并且,正是有了这些“零”的突破,西部地区高校的整体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8年来的对口支援也真正实现了全面“开花结果”。
2001年以来,为贯彻落实李岚清同志“西藏必须培养出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指示,西南交通大学全力支援西藏大学在零起点上开办了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建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城市规划、资源勘察工程等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工科专业。2005年的首届工科本科生今年已毕业,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认可。这同样也是一种“零”的突破。
这些零的突破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受援高校都是地方高校的龙头学校,其发展状况,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地方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在西部地区形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需要支援高校“手把手”地指导,更需要对口支援高校双方根据国家战略和当地实际,大胆实践,改革创新。
新起点、新形势下的对口支援工作,越来越要求我们更加注意增强高等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此,陈希强调指出,加快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区域特色和高水平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各层次人才培养的关系,正确处理外延发展和内涵建设的关系。
对口支援将实现“四个显著提升”
在本次会议上,陈希对下一阶段对口支援工作提出了“四个显著提升”的战略要求。
一是要显著提升受援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办学最核心的因素是教师,教师的水平决定了高校的办学水平,所以要使高校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最重要的着力点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下一阶段,支援与受援高校都要在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上制定出规划,确定建设目标,确定战略重点,确定有效途径实现建设目标。
二是要显著提升受援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引导受援高校根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着眼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评价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各级各类人才。
三是要显著提升受援高校的科研服务能力。受援高校作为地方的龙头学校,提升其科研能力,对提升地方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服务能力至关重要。要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帮助受援高校直接面向区域支柱产业、国家重点布局产业和特色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横向联系,着力推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工作,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社会服务工作,努力形成一批水平较高的特色学科和科研成果,努力建设有望取得突破性应用成果的重点研发基地。
四是要显著提升受援高校的管理水平。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改革创新,使受援高校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内部管理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教育部已经成立“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协调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教育部的对口支援工作。支援与受援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也要高度重视,安排好下一阶段对口支援工作,并根据对口支援工作需要适时做出调整。
认清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明确新要求,开创新局面,是本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会议的主要目的。这也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家明确把西部大开发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的新要求。可以说,站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正当其时。 拔尖网

援疆计划有哪些大学

援疆计划有哪些大学

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高校名单一

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高校名单二

以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等中央部属高校为主体的国内40所重点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 、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11所高校的82个一级学科建设。

扩展资料:

计划启动

2005年6月24日,由教育部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 共同召开的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会议拉开帷幕,来自内地40所高校的校长、研究生院院(处)长以及受援学校负责人等150余人相聚在美丽的乌鲁木齐,共同研究新疆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签署学科建设对口支援协议,为加快发展新疆 高等教育 事业贡献力量。

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在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中,每个学校选择3个左右实力较强的一级学科,分别对口支援新疆高校中符合学科结构调整需要,急需发展又具有一定基础的相应学科。从而形成对新疆高校“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 ”的对口支援格局,带动新疆受援高校整体实力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援疆学科建设计划

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具体任务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具体任务的相关内容。


2005年6月24日,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正式启动。此计划旨在加快新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新疆高等教育质量,是教育部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新一轮的工作中,2010年6月,教育部决定加强对口支援新疆大学等三校,采用名校牵头,多所一流大学参与,高校团队化工作组的新模式进行。



以学科建设为重点,计划在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中,每个学校选择3个实力较强的一级学科,分别对口支援新疆高校中符合学科结构调整需要、急需发展且具有一定基础的相应学科。这将形成对新疆高校“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对口支援格局,带动新疆受援高校整体实力和水平的提高。



每所援疆高校选择3个左右的一级学科,分别对口支援新疆高校中急需发展的相应学科。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单列若干招生计划招收新疆相关高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原高校工作。为受援方培养学科梯队人才,开放实验室和共享信息等,原则上实行免费。



向受援方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场所,援建实验室或捐赠仪器设备等。2010年8月31日,随着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在协议上郑重地签下字,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大学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清华大学等10所名牌高校将在未来10年内全方位支援新疆大学各方面的建设,以清华大学为组长,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为副组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为成员。


扩展资料

2005年6月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正式启动,为深化对口支援工作,优化新疆高校学科结构,促进学科建设,加快新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新疆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决定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作为教育部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央部属高校为主体的国内40所重点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1所高校的82个一级学科建设。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援疆计划有哪些大学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援疆计划有哪些大学”相关推荐
河南援疆大学有哪些
河南援疆大学有哪些

大连交通大学录取分数大连交通大学不同省份、不同批次及专业的录取分数不同。2024年部分省份最低录取分数如下:安徽省: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最低分589;本科批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最低分562;本科批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最低分532。河北省:本科批普通类最低分586;本科提前批B段国家专项计划最低分582;本科批普通类最低

2025-08-07 12:40:06
对口援疆的大学有哪些
对口援疆的大学有哪些

对口援疆的大学有哪些对口援疆的大学有很多,具体可以参考各大学的招生简章。对口援疆即国家以灾区重建的模式来扶持新疆,要求全国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目前,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内地高校都已加入对口援疆的计划。辽宁对口援疆大学有哪些,辽宁去新疆攻略旅游路线辽宁对口援疆大学有哪些?辽宁对口援疆大学有许多,包括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和沈阳建筑

2025-08-01 19:51:57
度高考对口援疆昌吉州计划有哪些
度高考对口援疆昌吉州计划有哪些

福建对口援疆昌吉分数线435分。1、根据查询福建官网得知,2022年福建对口援疆昌吉分数线为435分。2、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4000平方千米。福建对口援疆昌吉分数线435分。根据查询福建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显示,福建对口援疆,昌吉分数线按照国内统一分数线

2025-08-01 23:15:30
新疆对口援疆城市有哪些?
新疆对口援疆城市有哪些?

哪19个省市援助了新疆一、19省市(含15省、3直辖市及深圳市)对口援疆名单如下:安徽、北京、福建、广东、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山东、山西、上海、天津、浙江、深圳。二、各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各地州名单如下:1、安徽省:对口支援和田地区皮山县;2、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和田市、墨玉县、和田县、洛浦县和兵团农十四师;3、福建省:对口支援昌吉回族

2025-08-05 21:58:49
对口援疆二本大学有哪些
对口援疆二本大学有哪些

对口援疆二本大学有哪些对口援疆二本大学有: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洛阳市)中原工学院(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郑州市)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医学院(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新乡市)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信阳市)。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省洛阳市)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省平顶山市)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河南省开封市)中原科技学院(河

2025-08-06 14:15:27
对口援疆的大学有哪些学校
对口援疆的大学有哪些学校

对口援疆的大学有哪些学校对口援疆的大学有哪些学校1. 新疆大学——清华大学新疆大学,本部位于乌鲁木齐,是一所省部共建的高校。中央选定来自北京的清华大学,作为组长学校,联合了西安交大、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北师大、同济大学等共10所高校,对新疆大学进行对口支援。这些院校大部分都是985工程院校,并且在众多专业领域都是领跑全国2. 石河子大学——北京大学

2025-08-02 00:36:38
对口援疆喀什的大学有哪些
对口援疆喀什的大学有哪些

对口援疆喀什的大学有哪些2001年6月,中国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作为首批参与的高校之一,华中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并投身于这一计划中。自那时起,学校始终遵循教育部关于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具体要求,坚持内涵发展的理念,同时也不忘对口支援的重要性。这不仅提升了西部地区高校的教育质量,也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对口支援计划实施以来,华中师范

2025-08-01 23:26:51
对口援疆伊犁州有哪些大学
对口援疆伊犁州有哪些大学

对口援疆伊犁州有哪些大学对口援疆伊犁州的大学主要包括苏州大学,这所高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南京工业大学作为另一所支援单位,同样在伊犁州发挥着重要作用。常州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也在持续提供支持,为伊犁州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江苏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则通过各种方式助力伊犁州的高等教育进步,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同样在此有所作为,为当地的医疗教育培养专业人才。南京财经大学和苏州科技

2025-08-06 20: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