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苏北有哪些纺织相关企业?

2025-09-13 16:45:17 | 拔尖网

今天拔尖网小编整理了苏北有哪些纺织相关企业?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苏北有哪些纺织相关企业?

苏北有哪些纺织相关企业?

庐江县委县政府大院后面一块偌大的丘陵地上,尘土飞扬,机声隆隆,已见雏形的工业园正在扩展规模。“庐江发展滞后就是吃了前几年没有发展工业的亏。”庐江县委书记范洛森说,“不发展工业,我们就没有财政税收,没有财政税收,我们就没法发展。”

记者最近在安徽、江苏等地采访发现,传统农业大县纷纷寻求向经济大县、经济强县的“突围”之策,在奋力“突围”过程中,农业大县遭遇到财政状况紧张、工业同质化竞争、资源环境破坏、城乡居民增收缓慢等四大困境。

土地、产业、补贴、信贷四大“抽水机”抽干了发展急需的“水”,农业大县“突围”困难重重。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有着120万人口的安徽省庐江县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一直为国家作贡献。庐江县去年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64位,财政状况却捉襟见肘。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2.43亿元,上缴1.07亿元,地方留用1.36亿元,实际支出5.25亿元,缺口高达3.89亿元。

农业大县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工业,且工业基本薄弱,税源单一、薄弱,税收少。庐江县财政局提供的税收结构数据表明,在今年全年2.9亿元的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主要有增值税1.1亿元,企业所得税3260万元,个人所得税2440万元,营业税4400万元,由于经济落后、居民收入低、消费能力弱,消费税只有600万元。

传统的农业大县县乡财政困难,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财政支出一般为刚性支出,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安徽省青阳县的县级财政可支配收入和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共1.26亿元,其中1.05亿元用来发工资。

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支出的增长速度。江苏省泰州市2005年30个经济薄弱乡镇财政收入总计1.8亿元,增幅6.1%;财政支出为2.1亿元,增幅22.2%。2005年泰州市周奋乡可用财力422.32万元,而用于教师工资发放就达402.89万元,占95.4%,仅剩19.43万元还要用于公务员及其他人员工资发放,从“吃饭财政”变成了“讨饭财政”。

过去“普九”达标和为完成税费而酿成的本应由国家负担的部分债务,压得农业大县有些喘不过气。安徽省舒城县的乡村两级总债务3.588亿元,其中乡镇债务1.86亿元,实现教育达标以及道路交通、小城镇建设、办公用房产生的债务分别是0.26、0.5、0.2和0.25亿元。截至2005年底,江苏泰州市乡镇债务总额为30.7亿元,乡均3097万元。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农村基础建设特别是乡村道路建设力度,但由于需要地方政府财力配套,加重了传统农业大县的财政压力和农民负担。以农村公路建设为例,“村村通”工程每公里国家补助10万元,不足部分由地方政府配套,地方政府往往要把不足部分转移到农民头上。庐江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陈荣说,该县农村公路每公里实际造价在20万元左右,全县“十一五”期间“村村通”工程任务为1070公里,庐江县需要配套资金1.07亿元,几乎接近全县一年留用的财力。

“中央把稳定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大的投入。”庐江县泥河镇党委书记夏远生说,“基础设施改善了,每亩增产25到50公斤粮食不成问题,农民可增加收入30至50元,比国家给予农民的各种补贴还要高,但地方政府由于缺少资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心有余而力不足。”

工业同质化竞争,有工业难见“工业化”

传统农业大县向经济大县、强县“突围”的路径大体是:低价从农民手里征地,然后政府出资建设电、水、路等基础设施,建立工业园,再以较低的价格招商引资,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工业。

记者在安徽、江苏所见到的农业大县,每个县都建立了至少两三个,一般三四个,多的达五六个工业园。在安徽绝大多数县市,地方政府一般以每亩两万元从农民手里征得土地,每亩投入3.5万元,其中上缴国家审批费每亩1.5万元,做到三通一平,再以每亩3.5万元的价格招商引资,从中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发展工业的成本很高”。

“把最好的项目给外商,最优惠的政策给外商”,成为农业县耳熟能详的口号。江苏沛县县委提出,不会招商、不懂经济的干部不是有能力的干部,招不来商就是不称职的干部。上至县四套班子领导,下至各镇(区)、部委办局领导班子的全体成员,每人都承担1000万元到20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2005年年中考核中,该县对2004年以来无招商实绩的两个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并降一档工资的处罚;对2005年上半年无招商引资实绩的35个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下发了“诫勉通知书”。

“现在抢项目都抢疯了、抢红了眼。”庐江县委书记范洛森说,“不是高科技,也不是产业前景看好的项目,甚至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各地也都在抢,尽可能满足客商要求,包括许多不合理的要求,这在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区表现尤为突出。”前不久外地客商欲到庐江投资造纸厂等三个项目,客商提出了零地价用地、税收减免优惠等条件。庐江县尚在研究中,邻近县市闻风而动,全盘答应客商条件,很快“抢”走了这三个总投资达两亿多元的项目。

由于招商引资上的饥不择食,加上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引进来的工业项目以建筑建材、能源化工、纺织服装、轻工食品为主,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且绝大多数是落后的产品和落后的技术、工艺,其中不少是污染项目。沛县一些干部对记者说,一味比拼引进企业数量,比拼政策优惠程度,一哄而上、布局分散、缺乏规划统筹的工业发展,使农业大县出现了新一轮的“乡乡点火,村村冒烟”。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产业集群,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很难得以实现。

一些农业县已开始饱尝粗放发展带来的苦果。苏北某县级市由于起步时工业布局散乱,陷入了有工业没有“工业化”的窘境,工业不仅没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和三产的发展,反过来制约了工业的继续发展,居高不下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成本,土地等资源的低效配置,各乡镇财政分别承担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压力,使得这个县一筹莫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为急于“突围”和“赶超”,多数农业大县不仅没有把劳动力密集、投资相对较小、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广阔的与农相关产业作为工业化突破口,而纷纷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与本地生产力不相适应、投资大的工业,以短期性的工业“运动战”,发育、催生了一批“全能县”;各县市发展经济各自独立,各自为战;工业项目小而全、小而散,基本以“点”状经济为主,产业链条短,缺乏对区域经济的聚合和拉动力。

有水快流,资源优势变成“资源陷阱”

有水快流,有矿就开,有资源就挖,这是农业大县普遍的做法。

农业大县的一些决策者坦言,他们并非不知道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资源环境保护的后果。问题在于,任期内经济增长指标压力与环境资源长期效益的矛盾,加上“追赶”理念的驱使,迫使他们不计代价追求县域经济的增长。一些农业大县正在重走发达地区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赶超战略”的老路。

经济落后的安徽省凤阳县近几年依托本地石灰石、石英石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泥、玻璃工业。记者看到,沿凤阳县城往西十多公里,分布着大小水泥企业、石英砂加工企业数十家,这些企业为地方提供了大量的税收,但近乎疯狂的乱采乱挖使当地环境遭到了破坏。“不少地方建设能力没有提高,破坏能力提高了。”庐江县委书记范洛森说:“在目前的竞争中,谁能建设出一片工厂,谁就是英雄。现在许多领导恨不得把100年的事干完。”

“突围”的紧迫性使农业大县不顾项目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江苏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检查组今年6月分赴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五市,对“环评法”实施以来批建的化工、印染、制革、电镀、酿造、造纸六类共57个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一些县、区在“新环境准入条件”实施前,抢批污染严重项目。如某县在2003年9月1日以来共新上了六个化工项目,其中有三个项目是抢批的。苏北五个县、区还普遍存在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降低“环评”等级的现象。

在苏锡常地区,一些因为污染严重而在当地无法生存的工厂也在寻找出路,这些企业和苏北地方政府往往一拍即合。据了解,从1994年到2005年底,江苏由苏南向苏北五市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6770个,总投资1875亿元,实际引资766亿元。在转移名单上,污染较重的化工、印染、金属电镀等企业占较大比重。

今年8月底,安徽省人大组织的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在环境评价上“先上车后买票,甚至上了车也不买票”,有的市、县环保部门存在严重的越级审批现象,本来该由国家或者省里审批的,市县就审批了,个别地方甚至提出“小项目随到随批,大项目三日内办结”。

农业大县过去都是山清水秀、空气清爽,现在山被炸得体无完肤,绿水变黑了、臭了,空气变脏了。记者在江苏农业大县金湖县的工业园区采访发现,前几年在这里落户的企业不少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五小”项目,当地的地下水被严重污染,庄稼死亡、人畜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当地农民失去上万亩赖以生存的土地,县财政因盲目发展出现近亿元的财政赤字。金湖县一名干部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土地、生态等自然资源是农业大县的优势,但过分注重资源开发,有地就占,有矿就采,“有水快流”,弄不好就会变成“资源陷阱”。

农业基础削弱,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安徽省萧县圣泉乡圣村有一片6000多亩的麦田,前些年打了一批灌溉机井,近两年已失修毁坏,麦田急需灌水的时候不能灌水,本来可达400公斤的单产,现在一般少收100多公斤。

安徽省现有在册水库4692座,其中1371座为病险库,约占1/3,2003年有420多座水库发生险情。

乡村道路差也是群众反应最强烈的一个问题。安徽省长丰县岗集镇井沿村在公路与村子之间只有一两公里的土路,涉及四个村民组1000多人,40多年来村民向上面反映了无数次,但至今也未修通。村民张恩余说:“大人、小孩生了大病得肩挑人抬,下雨的时候连拖拉机都出不去进不来,村子一直发展不起来。”

近两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仍远远落后于城市,农业大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又落后于其他地区,且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来自于国家取消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户的直接补贴,农民增收的潜力小、后劲不足。

记者从安徽省农调队了解到,2005年安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41元,仅增长5.7%,增幅比上年的17.5%回落11.8个百分点。其中农民的主体收入即经营纯收入仅比上年增长0.7%,外出务工收入涨幅也呈明显回落态势。自2005年取消农业税后,安徽省5000万农民获得了中央和地方财政40亿元的补贴,人均政策性增收120元,创历史新高。“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安徽省灵璧县委书记储诚胜说,从现实情况来看,国家惠农政策仅仅在减免农业税上体现得较为突出。2004年以来,肥料、农药、机耕、种子、农用塑料等费用分别上涨了30%、8%、22%、25%和40%,在一定程度上“吞噬”了种粮直接补贴、降低农业税等国家优惠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记者发现,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有一定素质的劳动力已实现转移,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不是年龄偏大就是缺乏一技之长,其转移步伐在经历几年快速期后,已逐步放缓。据调查,今年上半年,江苏省新增农村劳动力32.3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2.1%。随着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开始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金密集型,由外延型转向内涵型,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也逐渐减少。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的减少,使得农村劳动力不得不滞留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下降,并给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带来障碍。专家认为,当前劳动力转移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再要大规模转移已经不够现实,因此不能过分寄希望于劳动力转移这一途径来提升农民收入。

安徽省滁州市委常委、来安县委书记张传权说,农民增收困难,从长期看,必将导致以当地农村市场为主体,以当地农民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县域经济失去市场支撑,反过来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怎样的发展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庐江县委书记范洛森说:“我的理解是生态县就要把生态保护好,农业大县就要把农业基础打好,把水利、道路、农田整治好,给国家提供稳定的粮食来源,有工业基础的、交通条件好的就发展工业。”他说,庐江是一个后发地区,但山上炸出了缺口,开了矿,不能再炸了,要寻找科学的、超常规的发展模式,要守身如玉嫁一个好人家,同时也留给后人更大的发展空间。

苏北有哪些纺织相关企业?

苏北旧纺织线批发市场在哪里

岔河镇。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得知,苏北旧纺织线批发市场在岔河镇,岔河镇已投资100多万元,建成银河集团沿街店面房30栋,1200多平方米,吸引浙江、苏南等10多个厂家在此设点销售棉纱,标志着苏北最大的棉纱批发市场已现雏形。苏北即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转专业好转吗

南通大学林学院转专业好转。

南通大学介绍如下:

南通大学(Nantong University),简称“通大”,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高校,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

学校源自于1912年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拔尖网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本文献总量约296万册;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杏林学院)、1家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设104个本科专业。

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有教职工3285人(含杏林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2000余人(含杏林学院),全日制在校研究生5200余人,留学生1009人;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南通医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1955年7月,苏北医学院的100余名师生和部分教学设备并入扬州医士学校。

以上就是苏北有哪些纺织相关企业?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拔尖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苏北有哪些纺织相关企业?”相关推荐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考研科目有哪些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考研科目有哪些

东华大学代码及专业代码东华大学,学校代码为10255,是中国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该校本科专业代码汇总如下:统计学专业代码为071201。应用物理学专业代码为070202。法学专业代码为030101K。教育技术学专业代码为040104。公共关系学专业代码为120409T。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考研科目有哪些工学门类考研科目为4门,其中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考研科目

2025-04-25 01:05:09
武汉纺织大学有哪些专业
武汉纺织大学有哪些专业

武汉纺织大学有哪些专业武汉纺织大学有20个院系部,54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工程硕士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艺术硕士MFA授予权,2个博士学位立项建设。4个国家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现有学科覆盖了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教育学七个学科门类。设有服装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02-23 09:00:17
武汉纺织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
武汉纺织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

一、武汉纺织大学开设专业专业名称学科门类专业类别学制财政学经济学财政学类四年税收学经济学财政学类四年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学类四年投资学经济学金融学类四年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四年英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四年,五年商务英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四年广播电视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类四年广告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类四年网络与新媒体文学新闻传播学类四年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数学类四年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数学类四年数据计

2024-01-08 10:37:37
武汉纺织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武汉纺织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武汉纺织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武汉纺织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国家特色专业:纺织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轻化工程、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年份等级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备注2021年国家级武汉纺织大学英语2021年国家级武汉纺织大学轻化工程2021年国家级武汉纺织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21

2025-04-06 19:57:38
纺织工程考研有哪些学校
纺织工程考研有哪些学校

苏州大学最冷门专业苏州大学冷门专业有:美术学、哲学、图书馆学、冶金工程、历史学、社会学、档案学、社会工作学等。苏州大学王牌专业有以下专业:1、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纺织工程、档案学、物理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放射医学。2、省级品牌专业法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纺织工程、临床医学、历史学、化学金融学艺术设计。

2024-09-20 00:59:39
纺织工程专业怎么样 纺织工程专业都考哪些科目
纺织工程专业怎么样 纺织工程专业都考哪些科目

纺织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就业前景专业纺织怎么工程前景就业怎么样纺织工程纺织工程专业 纺织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快车教育,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纺织工程培养具备机械原理和轮机系统等方面知识,能在海洋运输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轮机操纵、维修和船舶监造工作,并基本具备同类船舶工管轮任职资格的高级技术人才。高考在即,那么纺织工程的就业前景怎么样?下面让快车教育小编综合了

2023-08-09 18:52:59
苏州大学校招有哪些企业
苏州大学校招有哪些企业

我是美术生,联考没过想单考有那个比较好考的三本学校和专科学院!什么?联考没过线?那怎么办?或许现在有很大一批同学正在因为联考没有过线而感到沮丧。接着由最初的失落演变到自暴自弃,我想会有人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了,也有会觉得哪里哪里不公平了等消极的想法。但是,只能告诉大家一次失败不代表你永远就败了,还是借助这段时间,静下来考虑下这半年的打算吧。没过线原因和联考没过线的选择。美术联考是一个最基

2025-04-16 12:42:58
武汉纺织大学有哪些二本理科专业
武汉纺织大学有哪些二本理科专业

武汉纺织大学有哪些二本理科专业武汉纺织大学的二本理科专业有工程造价专业、英语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等。工程造价专业是教育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增设的热门专业之一,是以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为理论基础,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2024-08-30 20: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