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2 12:28:48 | 拔尖网
一、大一新生选课准备。
1、先认真了解选课的相关资料,确定需要选择的课程。
2.准备好抢课工具和与代抢人沟通好相关事宜。比如电脑、代抢课的人联系方式。(没有电脑的情况或者电脑特别卡得情况下选择代抢人)
3.抢完课程一定要关注好开课时间、线上线下、成绩获得方法、结课时间、测验时间。(这些都是计入选课的成绩的,一定要关心)
二、大一新生选课方式。
首选电脑,手机卡不进去。每到选课的时候,很多同学就会在同一时间段抢课,校园教务系统就会崩溃,哈,同学大脑也会很崩溃。所以,建议大一新生备好电脑工具。当然,也不是完全需要电脑,也有一种叫做代抢课的方式,可以进相关群或者询问周围同学,一般价格优惠,比较放心的。
三、大一新生选课实际需求。
在选课的时候,有几种常见的选课需求。
1.实用性需求
在选择一门课时,可能会考虑到它的实用性,是否符合未来工作的需要、会给自己带来哪些优势。这个也是符合实际的。 拔尖网
2.便利性需求
在选择一门课时,可能会考虑到它是线上还是线下,是否会打乱自己的时间安排,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远这位老师的课,是否会更容易得到高分;线下是否要到较远的地方去上课等。
3.兴趣性需求。
在选择一门课时,可能会考虑自己是否喜欢,是否会更愿意去学,是否会学得更好等。兴趣引领探索欲,激发人的活力和热情,这是学好一样东西并深入挖掘的因素之一。
4.跟风随众性。
在选择一门课时,可能考虑到最多的是自己的朋友或同学是否选择了这门课程;也或者听网上或其他途径觉得这门课高大上、上档次继而去学习。这个认真去学习还是可以的,就担心是一时冲动。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到同学。
心塞的时候就是网站的崩溃
作为大二选课踩过不少雷的学姐,对于选课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大学选修课可以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选修课的学分要求一般是毕业的硬性指标,在修满学分后才有毕业资格。那么对于学生来说,选课最重要的是什么,当时是高分+轻松啊!下面是我总结出来的一些选课经验,大一萌新们快码住!!
1. 选择自己的空闲时间
不同的选修课所对应的时间也是不同的,所以在选择选修课的同时,我们应该参考自己的其他课程,选择跟自己专业课程不冲突的选修课,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当然也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如果你想给自己留出一个下午或一个早上的空闲时间,就不要给这个时间段安排课程
2. 选择考试简单,给分高的课程
如果你追求高绩点的话,不妨找一些简单好过的课程哦。选修课对于学霸们来说也是一种刷绩点的方式,简单的课程更容易拿到满绩点。既修够了学分,又拿了高分何乐而不为呢?
这是我当年踩过的雷,但是我只看名字随便选了区块链,没想到这门课程是研究生学习的内容,即使是开卷也才拿了72分,而企业文化管理是我偶然间听说的往年给分很高,所以如我所愿的拿了90分哈哈~ 所以说呢,同学们一定要了解选修课考试是否简单好过再去选哦。
3. 选择脾气温和,佛系的老师
大学的选修课基本就是大家口中说的“水课”,所以有很多学生偶尔犯懒的时候就会迟到早退,逃课的情况。这时候有一个佛系的老师就很重要啦!同学们可以先问问报过这门课的学长学姐们,老师是否点名,迟到、逃课被发现的后果是否严重,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那选这个老师的课可以让你轻松很多。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在大学,选修课有需要注意的规则吗?的相关内容。
如果不想被选修课拖后腿,想要稳妥拿到学分,甚至高分,帮你在评优评先中获取一定优势,那么以下规则需要注意了:
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课
比如我是学新闻传播的,就会选修一下,摄影学,美学等,可以从侧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的课,让自己拥有更强的专业竞争优势。
选择感兴趣的课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选择一些与专业无关,但培养个人兴趣的课程,比如我喜欢看电影,就选修了电影鉴赏课,对心理学感兴趣,就选修了大众心理学等,也许不能直接在专业上有帮助,但是增长自己的眼界,总有一天回从中受益的。
在选择课程之前,需要先搞清楚授课形式,线上/线下教学,室内/室外教学,理论/实验教学,这都是需要考虑的,线上课程时间比较自由,可以自行安排,线下教学则相对不自由,但课堂氛围更真实;室外教学可能受天气影响,但可以接触大自然;理论教学相对枯燥,实验教学对实践能力要求高,都是需要根据俄自己的情况去权衡的。
选修课是可能会和自己的必修课或自习课时间冲突,所以一定要提前了解好上课的时间和具体安排。如果是线上选修课,上课时间自由,可以利用闲暇时多上几节课,没有时间则可以适当少上课,但不要在临近考试时才去刷网课,时间不足,还可能不熟悉课程内容考试不通过。
选修课的学分还是很重要的,不仅关系到评优评先,还会涉及到毕业,一般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也比较简单,但是如果仅仅因为兴趣去选修专业跨度较大的课,需要三思而行,比如:没有基础去学编程、高数相关的选修课,可能会很吃力。
如果仅仅是为了刷分而选课,那么可以先通过学校的教务处系统,或者微信公众平台了解老师历年教课的平均成绩,与往届学生的评价。集中选平均成绩高的,老师要求宽松,期末不考试的课来选。提前查一下老师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我还是建议咱们上课要抱着求知的态度,少一点功利心。
一定不要错过选课时间,尽量趁早选,如果选晚了,很多抢手的,好的课就选不上了,当然大多数课是并不需要抢的。
选课流程一般如下:
第一轮:初选。这个时候是不限人数的,只要是想选的课,都可以选择,只要与现有的课程时间不冲突的都可以,但是不一定代表能选上,每门课都是有上课人数上限的,如果选课人数过多,就会随机抽取,导致很多学生落选,只能改选其他课程。
第二轮:复选。初选没有被命运眷顾的人,可以在复选的时候重新选择,此时剩下的课还是很多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去选择,不用过于焦虑与慌张。
第三轮:改选。这是一张体验卡,就是在选课结束后,可以去试听2周,感受课程是否与自己的预期相同,适不适合继续上,如果觉得与自己预期差距太大的,可以在这一阶段退课或者改选。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拔尖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2018年MPACC详细的报考流程及考试时间10月联考报名12月联考考试次年2016年2月联考成绩/调剂复试3月国家分数线公布4月填报调剂志愿考试科目:MPAcc的考试科目与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相同,考试时间为一天,考试内容包括:英语二总分100分,题型分布为:1、综合填空(完型填空)20道,每题0.5分,共10分2、阅读5篇文章,每题
大学生如何选课大学不同于高中、初中,很多课程都需要自己选,尤其是一些选修、拼学分的课程,对于一些人数比较少的课,还是很难抢了。那么,大学怎样才能较大可能抢到课呢?1、提前登录。一般来说,等到了抢课时间,是很难登录进去,所以要提前登录。2、不点刷新。我们要记住:到了选课时间后,不要点刷新,点了之后很可能就进不去系统了。3、用不同的浏览器。不同的浏览器进入选课系统的速度可能不
日本大学学生如何选课每个大学不同。就我任教过的大学而言,选课登录都使用计算机。当然也有打印出来的课程导则。教员也是如此,教案公布在学校的主页上,开学之前通过网上查询,就知道自己担任的课程有多少人选修,选修者所属系(学部)与专业。开学之后,一周内学生还可以进行取舍,语言课还可以换班(因为同一水平的语言课开多个班)。有的科目实行抽选,抽上了才可以选修。英语是必修课。查看成绩,越来
新高考必选科目新高考中,语文、数学和外语被列为必选科目。这一选择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理由。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人文素养。数学,则以其独特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的学习,则让学生具备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为将来的国际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语文、数学和外语是学生进入大学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石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课走班第三批试点地区有8个,分别是辽宁、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这些地区采用“3+1+2”模式。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新高考选课走班秘笈以福建省为例,2021年起,我省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简称为“3+1+2”模式。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
高考新政策后,高一应该如何选课?随着教育的改革,全国各地都在实行新高考模式,新高考模式对考生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影响,不知道该怎样选科,今天我就教给大家如何选科。新高考的学生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合,希望这篇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新高考如何选科新高考模式下应该怎样选科对自己最有利呢?这个问题我想也是很多学生特别纠结的问题。最能了解考生的人就是考生自己就连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办法为考生作出选
新高考如何选科?新高考选科让考生的选择权变大,也可以提早锻炼学生规划学科的意识。虽说学科之间的选择性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我们选专业首先还是要结合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和兴趣爱好。明确了职业方向,就可以很快找到对应的专业,进而确定最后要报考的选考科目。比如,如果将来想从事电子、机械类专业,那么高考科目就必须选考物理。如果将来选择医药、化工等专业,那么高考科目必须选考化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适
新高考如何选科建议学生从“1科覆盖专业+2科强势冲分”的角度规划自己的选科。新高考各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差异较大,因此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覆盖率更广的学科。另外,从升高一暑假开始,充分发掘自己的兴趣与强势学科,明确其余两个选科,尽早投入更多时间,使高考效益最大化。新高考学科组合选择原则一、成绩最大化原则选科时都是考虑哪科能争取较高分数才最终选择,以保证高考成绩优势。目前全国各省报考
2024-10-17 06:54:12
2024-12-30 16:05:49
2025-06-05 09:59:46
2025-04-21 22:30:57
2025-04-04 19:32:35
2024-10-16 10:28:50